最新評論  |  
國金點評  |  
中國點評  |  
港股點評  |  
期貨/商品  |  
窩輪/牛熊證  |  
ETF  |  
外匯  |  
基金  |  
強積金  |  
地產  |  
圈中人語  |  
最愛專欄

加入最愛專欄

梁崇讓,工商管理學士學位,現為香港證券及期貨從業員工會總幹事,從事證券及期貨工作近45年,擔任金融公司責任董事及負責人員逾40年,同時擁有外匯業和金銀業的業務經驗,曾任香港期貨交易所市場委員會委員,現持有香港證監會牌照。

梁對金融、證券及期貨業的監管、運作、風險管理有一定的經驗和見解。自2004年開始,分別為《東方日報》、《經濟通》、香港文職及專業人員總會會刊,撰寫文章超過1,000篇,內容涉及金融政策和經濟問題,對中港政策和制度以及市場的變化有個人獨特見解。

曾任香港文職及專業人員總會副理事長、副會長、工聯會業餘進修中心導師、自在人生自學計劃、證券及期貨持續培訓課程導師,也經常舉辦講座和投資課程,為從業員進行持續培訓課程。

16/11/2023 11:10

《行內行外-梁崇讓》未來必是金融科技天下!

  上周的文章中提及,金融服務業傳統經紀中介人在遭受惡性競爭和不公平制度的衝擊下,經營情況每況愈下,反觀金融科技的發展和熱潮卻方興未艾,料將成為日後金融業發展的新趨勢。

  不過,由於港人老化問題嚴重,而老一輩的金融服務業從業員和投資者未必能接受或適應金融科技的急速變化,這對金融行業的整體發展也必定造成一定的障礙。此外,有關當局自撤銷了證券業最低佣金制,俗話說:「就是一棍打死靠佣金收入的業界超級聯繫人的飯碗!」而這批超級聯繫人正是老一輩的從業員佔了絕大比例,香港特區官員多次自稱香港是世界的「超級聯繫人」,但卻不斷打壓香港金融服務業的超級聯繫人,是否有點矛盾和令人費解?今天市場流動性不足,參與人數不斷流失,是否與業界超級聯繫人不斷減少有關?缺乏了市場超級聯繫人參與的市場,還算是完整的市場嗎?事實上,任何事項或計劃,多幾條腿走路總比單腳走路好,這個道理非常簡單,只是有關當局和港交所(00388)只看重眼前利益,又不願意接受事實罷了!

*掀動金融服務業不斷創新*

  工會和筆者從沒反對發展金融科技,市場多方面和有不同方向的發展總是好事。由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與投資推廣署主辦,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和香港保險業監管局合辦的第八屆香港金融科技周2023,於10月30日至11月5日舉行,今次主題為「金融科技新定義」,並透過六個主題共同探討金融科技的未來發展,其中包括環球法規和熱門關注領域(如可持續和綠色金融)資金募集、風險投資和家族辦公室投資;探索人工智能、Web3和新興領域;發掘粵港澳大灣區的蓬勃發展機遇;香港創新之路,以及業務展示等。主題是環繞金融科技(Financial Technology,又稱Fintech),雖有多個不同的含義,但這名稱已掀動了全球的金融服務業和科技領域的不斷創新,也改變了金融機構的運作模式和用戶對金融服務的新要求。

  金融科技可說是「金融」和「科技」兩大技術的結合體,是金融知識與電子科技和電腦程式結合的結果,金融知識包括經濟學、數學、統計學和金融法律等相關領域的運算和分析,現今科技的發展,已可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雲端運算和區塊鏈,應用在投資策略、管理、風險控制、結算和交收等層面,也可節減人手和加快速度,以上的技術和資訊已廣泛被銀行和金融機構在營運上使用。今天所有數據和運算,差不多都以雲端技術進行,而區塊鏈技術應用層面日趨廣泛,並非只局限於虛擬資產和加密貨幣的領域。

  由於電子支付興起,引致各國正研究推出國家法定的中央數碼(字)貨幣,中國人民銀行早於2014年已開始研究央行數碼貨幣(CBDC),目前已有十多個省市作為試點應用,可算是CBDC的先行者之一。現正在研究如何把數碼人民幣與其他央行數碼貨幣互相連接起來,令人民幣跨境交易更快和成本更低,也有助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速度,有消息指這也要靠與其他國家合作建立的區塊鏈平台。美國為了保持其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國總統拜登已簽署行政命令指示各金融機構、監管當局和聯儲局進行數碼美元的研究、評估和測試等。數碼貨幣如被視為法定貨幣,意味與現鈔地位相同,除了擁有數碼資產的優點,也較加密貨幣可靠,這可影響全球金融業支付系統的未來發展。

*港數碼貨幣發展落後內地*

  至於香港方面,金管局早於2016年成立了金融科技促進辦公室(FFO),以促進香港金融科技業的穩健發展,並推動香港成為亞洲區的金融科技樞紐。在2017年開始研究CBDC的可行性,2021年公布的「金融科技2025」策略也包含CBDC的發展,於2022年11月推出「數碼港元」先導計劃和開發了「數碼港元」沙盒,至2023年5月正式宣布啟動「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第一階段,將深入研究了六個範疇的潛在本地零售用例,包括全面支付、可編程支付、離線支付、代幣化存款、第三代互聯網(Web3)交易結算和代幣化資產結算,並稱有16間來自金融、支付和科技界的機構入選參與計劃。到2023年10月,金管局才成立央行數碼貨幣(CBDC)專家小組,以促進與學術界在CBDC研究方面的合作和知識交流。整整七年時間,有關當局是否仍是在討論、收集資料和研究階段?筆者不是官場中人或科技人,自然無法知曉,但如屬實,只怕步伐未能配合內地CBDC的發展,更拖了人民幣國際化的後腿。

  筆者有點不明白,既然內地已有多個省市正在測試CBDC的應用技術,香港有關當局應可從內地借鏡,加快「數碼港元」的發展。現時香港除了虛擬和衍生產品勇於嘗試走在前面外,電子支付系統的普遍性遠遠落後於內地,在其他金融科技的領域似乎也無法跟得上,無法抓住「一國兩制」的優勢,利用互聯互通制度配合發展,這是否由於有關當局過於審慎,令CBDC的發展仍緩步而行?

  此外,在宣傳教育方面也是嚴重不足,令普羅市民對應用科技的發展一知半解和無所適從。如無法讓市民大眾應用的金融科技,這還算成功嗎?當然金融科技實有其複雜性,並非筆者這個科技盲公三言兩語便可解說清楚,不過無論怎樣,對普羅市民來說,還是能應用和實用才是最重要的!
 
*後記*
 
  截至筆者執筆時,已確實中美元首今周將在三藩市會晤,上周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訪問美國與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會談,展開新一輪中美經貿對話,亦有消息指兩國有望重啟軍事溝通,恢復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討論亞太海域安全問題,因此中美雙方的關係是否回暖備受關注。

  但另一方面,美國商務部仍不停對中國和香港企業實施制裁,月初美國國會議員更提出有關制裁香港官員和法官的法案,而日前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表明會全力研究《基本法》23條立法方案,目標在2024年內完成立法,料到時歐美各國又會再度利用傳媒攻勢抹黑香港。只是現時凡涉及中國內政的問題,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也會發聲回擊,屆時中美雙方關係會否再度緊張?還只是各自表述?「木宰羊」!可見中美關係前景仍是撲朔迷離,陰晴未定,估計兩國領導人會面後政治形勢上也未必有太大的即時改變,現只期望會晤結果對全球的經濟有穩定的作用,在兩元首會晤前,已傳出中國開始購買美國大豆以營造良好的氣氛。

  最近幾年有資金或投資機構擔心內地因地緣政治和內房債務引致經濟放緩,而減少在內地的投資,近年更錄得有外資流出。雖然有資金流出市場,但有報道指依然對中國長遠前景投下樂觀一票的外資機構或投資者留駐中國仍然不少,其中貝萊德全球客戶業務主管Mark Wiedman估計中國市場規模最終能升上全球首位;滙控行政總裁祈耀年表示跨國企業會繼續投資中國,而內地企業也願意與國際企業建立業務關係;富達國際行政總裁Anne Richards認為中國經濟已是全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也不會改變,很難與世界分割;橡樹資本聯席創始人Howard Marks亦看好中國的潛力,直言會繼續謹慎地投資中國。可見投資市場總會出現不同見解,如何取捨?就見仁見智了。美國財政部長耶倫也多次公開表示美國不尋求與中國脫勾,儘管有問題需要解決,但與中國脫勾將是巨大錯誤,並稱尋求中美雙方都有利的健康經濟關係,以合作的方式應對全球性問題的挑戰,這說明任何國家與中國脫勾是不切實際的。

  日前由香港金融管理局、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和金融學院聯合舉辦的第二屆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已圓滿結束,主題是「駕馭複雜的環境」,官方機構指參與人數超過300人,入場門票供不應求,並稱有國際大銀行和投資銀行參與,出席者有來自本地及海外金融、商界和公營部門的高層領袖,包括全球頂尖金融機構90多名集團主席或行政總裁,涵蓋銀行、證券公司、資產持有者、資產管理公司、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公司、對沖基金和保險公司等。

  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去年雖已曾舉辦,但今年仍傳出全球金融機構不斷裁員的消息,中港兩地也不例外,而香港中環商廈價格和租價不斷下跌,空置率則上升,數據顯示資金也不斷流出中港投資市場,因此有人質疑峰會真正的成效不大,出席者也只是做騷而已。那明年會否續辦?還要看特區有關當局了。「能讓投資者賺錢的市場,哪怕沒有資金來參與!」還是這句話最為實際,有關當局認同嗎?相信金融科技的發展和應用也不例外啊!《香港證券及期貨從業員工會總幹事 梁崇讓》
 
註:11月23日和30日停刊兩天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專家陣容
顯示更多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道教符箓解析:符咒能醫百病可驅鬼?功效、製作、用法、顏色代表咩?

帶你探索全新主頁!輕鬆探索精選資訊!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