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於技術進步和政策推動,近兩年來「雙碳」主題已然成為A股市場上表現最亮 眼的投資主線,我們曾詳細梳理過碳中和帶來的投資機會,包括新能源車、光伏、風電等,均取得較好的市場表現。那麼,在這些發展相對成熟、市場關注度較高的領域之外,關於碳中和,還有哪些投資機遇值得期待?
2020年9月雙碳政策提出以來,相關配套政策陸續出台。2021年10月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頂層設計出爐,其中《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是「1」,在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體系中發揮統領作用,《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是「N」,提出了明確的總體定量目標,並提出了「碳達峰十大行動」,主要涉及能源低碳化、節能和產業結構調整, 這些將成為未來中國推進雙碳政策的著力點。新能源大力推進,傳統能源節能減排效果顯著。首先,光伏和風電已具備平價上網條件,新增裝機量持續增長;其次,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超預期,滲透率不斷提升;再者,國內碳交易市場建立,碳交易規模有待擴大。
我們認為傳統製造業將通過技術改造進一步減碳。製造業是中國碳排放的主要源頭之一,尤其是傳統製造業的能耗通常較高。因此為了實現碳中和目標,製造業需要進行綠色化改造,重要途徑之一就是從源頭上採用環保材料,2021年7月國家發改委印發《「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重點任務之一就是推行重點產品綠色設計。規劃提出引導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無毒無害、低毒低害、低(無)揮發性有機物含量等環境友好型原料;推廣易拆解、易分類、易回收的產品設計方案,提高再生原料的替代使用比例;推動包裝和包裝印刷減量化。傳統製造業可以通過循環利用和數字化改造來降低生產過程的碳排放。除了材料端,傳統製造企業還需對生產過程進行綠色化改造,放棄過去粗放的生產模式,通過節能降耗方式進行精細化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才能實現產品全 生命週期的節能減排。
此外,零碳和負碳技術有望突破並加快應用。「零碳」技術是實現能源供給結構轉型的關鍵技術,目前光伏發電技術已經較為成熟,風力發電技術也在加快應用,未來需要進一步發力氫能技術。氫能是最環保、最容易獲得的能源,可以做到「零」排放,被譽為「終極清潔能源」。但是,目前中國氫氣制取和儲運技術薄弱,製取和利用氫能的經濟性還不高。儘管中國政府在消費用氫上給予大量補貼,實際中用氫價格僅為40元/千克左右,但補貼難以長期維持,我們認為未來制氫技術將成為碳中和的研發應用重點。未來中國將從「碳達峰」過渡至「碳中和」,屆時 「減碳」技術的貢獻將逐漸變小,而「負碳」技術的重要性上升。負排放技術主要包含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及生態碳匯技術。中國CCUS發展較晚,成本依然較高,但政策支持下發展較為迅速,應用規模不斷擴大。目前中國 CCUS示範項目整體規模較小,成本依然較高,但未來有望逐步降低,從而達到商用水平。《海通國際A股首席策略分析師 荀玉根》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