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市新聞

24/02/2022 09:49

《行內行外-梁崇讓》香港人「經年」排隊之苦?

  《行內行外》踏入2022(虎年),全球疫情仍是揮之不去,在西方「與病毒共存」的政
策下Omicron肆虐全歐美,甚至連大部分亞太地區也無一幸免,在筆者執筆之時,全球新
冠病毒確診人數已達近4﹒3億宗,死亡人數已近600萬人。全球最大經濟體系的美國,確診
人數達至近8000萬宗,單從數字看,美國已有近四分一人口曾經染病,死亡人數也達100
萬之多,作為世界經濟一哥,今次疾情如此狂爆,實不該如此!反觀一直重視人命價值,以「動
態清零」政策應付疫情的中國,至今確診人數只有近10萬,只佔全國人口約1╱1﹒4萬,死
亡人數只有約4600人,「與病毒共存」和「動態清零」兩大政策推行的利弊,大家可知一二


  每天都有不少人在傳媒和坊間討論,但筆者覺得要是一旦選擇了「與病毒共存」的道路,便
無法回到「動態清零」的路上了,平心而論,如從確診和死亡人數的結果來評論政策的優劣,就
是事實勝於雄辯了。至於各國政府對人民的生命價值和社會的經濟如何衡量?這可能又會涉及政
治和社會意識形態的複雜問題了。

  一直以來有心人總喜歡把內地推出的政策加以曲解或斷章取義,例如早前內地推出反壟斷政
策,國家主席所提及的「共同富裕」,是希望隨著國家的進步發展,同時帶領貧窮和落後地區的
人們也過上好日子,但有人就刻意曲解和謠稱內地政府要求人民平均分配資產和財富,不了解清
楚的人便信以為真。至於對內地政府應付疫情的「動態清零」政策,便質疑感染人數沒可能歸零
,更大放厥詞謂政策根本行不通,但其實內地有關當局已多次強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總方針是
「動態清零」,指出「動態清零」與「零感染」是兩碼子事,也並非徹底清零,而是不斷地去清
零,也表示以目前情況是沒有能力做到不出現本土病例,但當發現有本土病例出現的時候,便盡
快遏止疫情,防止廣泛傳播,即是盡量做到清零,這也是現階段中國疫情防控的一個最佳選擇。
同時也認為香港也要採用「動態清零」政策來應付疫情,這才可減低疫情擴散的風險,也可減少
死亡人數。
 
*減擴散減死亡*
 
  事實上在今次第5波疫情前,香港享有七個月清零的歡愉光景。自國泰機組員工輸入了病毒
,繼隨有「洪門宴」和倉鼠播疫,港府責無旁貸備受批評,現今第五波疫情在社區爆發,每日確
診人數多達近七、八千人,看形勢還會繼續增加,相對現時內地的本土確診人數每天不到百人,
香港卻比內地多數十倍,而內地總人口是14億,香港則只有700萬,真是匪夷所思。此外,
在傳播媒體的報道中,也鮮有聽聞澳門有本土確診發生的個案,試問香港特區還算防疫抗疫成功
嗎?想大家心中有數吧!

  其實香港未出現第五波疫情,Omicron未在港肆虐之前,早在歐美、日本和新加坡等
國家Omicron的確診人數以幾何級上升,但特區官員卻仍掉以輕心,不其然令筆者想起已
故國家主席毛澤東說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句至理名言。惟港府後知仍不覺,並沒有根據實
際情況,急速想辦法推出全民檢測和「健康碼」,以減低病毒輸入和傳播的機會,就算定下了限
制公眾聚集活動,增加社交距離等等規則,但執法卻不嚴謹,每逢假日總見中環和各大公園都有
為數不少的外傭聚集開餐,她們甚至開派對、擺地攤和互相美容等等,這沒有風險嗎?如今疫情
在社區大爆發,確診個案數字已幾何式上升,相信已恨錯難返了,怪不得有關當局被批評未能為
爆疫未雨綢繆。現時香港的醫療和檢測系統瀕臨崩潰,醫院門外等待入院和在社區排長龍檢測人
數不斷增加,也出現了在家等候救援和要求家居隔離的市民增加了傳播風險,真是無奈!這又不
知應怪誰了?

  其實香港有近500多名議員和區議員,只要把他們的整體力量統籌起來,放在防疫抗疫的
行動上,相信在每一個地區內理應可發揮一定的作用,這便不會浪費現有的人物和地區資源,更
可體驗區議員所在的地區效用,但總不見有此類的宣傳,為甚麼呢?據傳媒報道:擁有1280
萬人口的天津市僅用了2天時間便可完成一輪全民檢測,800萬人口的東莞只要一天時間便可
全市完成核酸大篩查,而醫療水平和經濟實力不及香港的廣西百色在短時間內已抗疫成功,抗疫
隊伍已離開當地,如香港各區區議員都全力合作,又怎會不能做到呢?

*不公競爭激烈*
 
  一直以來,香港特區無法跟得上內地嚴格執行的「健康碼」追蹤模式,因此又有人質疑特區
政府是不想跟還是不敢跟?筆者估計沒有「健康碼」的追蹤,那要做到「動態清零」確實有難度
。如無法建立「動態清零」的制度,料與內地通關只會永遠都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了」,
如外地的疫情同時也未完全減退,外地人理應也不能自由進出香港,除非能研發出醫治新冠肺炎
的口服特效藥或病毒已變成普通流感,那會否是猴年馬月呢?疫情大爆發自然再度打擊本港的經
濟和民生,更加速了本港的通脹壓力,最不幸的是多個行業繼續受影響,香港是外向形經濟,對
內和外都無法自由通關,內外循環都受到限制,試問香港沒有了內外循環消費,經濟又如何復甦
呢?

  至於香港金融業的股票市場,在科技網絡平台被內地反壟斷政策的打壓下,這類股份短期的
前景仍不明朗,而俄烏局勢持續緊張升溫,大市仍是受壓。今年最令基金和投資者注目的必然是
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上市機制的落實推行,市傳已吸引5間公司遞交上市申請,預期
最快第一季可見首宗上市,但上市後股價能否因大股東背景的光環而節節上升,還要拭目以待!
香港的SPAC模式,整體來說較其他交易所較多限制,暫也禁止散戶投資者參與,料對單靠佣
金收入的傳統證券公司和從業員幫助不大,更何況在「撤銷最低佣金制」和「一業兩管」後,業
內惡性和不公平競爭激烈,市場已成為大財團的天下,無論任何新政策,對單靠佣金收入的業界
中介人士或法團都是無補於事。

  在內地政府的壓力下,內地寡頭壟斷的龍頭企業,如騰訊(00700)、阿里巴巴
(09988)和京東(09618)等企業也願意捐出巨額資金扶助有關中小企業的發展,反
觀香港政府卻漠視各地交易所的競爭而增加股票印花稅打擊了股票市場的交投和中介人的生意,
至於政府是單一最大股東和由政府控制的港交所(00388)從沒有削減或資助任何費用來扶
助本土中小型證券公司和從業員的發展,這叫香港土生土長的傳統公司和從業員如何配合內地開
放發展的金融政策呢?或者所講的發展又只是港交所和大財團的專利吧,怪不得有市民慨歎社會
離「共同富裕」的目標越來越遙遠了。
 
*兩餸飯與經濟*

  後記:多年前筆者的文章曾提及香港人煙稠密,加上資訊發達,幾十年來,社會有任何好與
壞的消息或訊息流出,市民便會一窩蜂行動做成經常出現排隊的景象,因此香港可算是一個排隊
之都。近日香港疫情大爆發,令大批市民需要強制檢測,導致各處打針和採樣站都大排長龍,更
有市民為了避疫選擇前往深圳,又令關口大打蛇餅,累及內地輸入確診個案增加,也有市民在醫
院門外排隊,甚至在公園流連等候入院的治療床位,疫情同時影響香港市民正常生活所需的供應
品和生活用品,連超級市場也曾出現搶貨和理髮店排隊理髮的景象。

  上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立即發出「三個一切」「兩個確保」的重要指示,公開強調香港特
區政府要切實負起主體責任,把盡快穩控疫情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
量和資源,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確保香港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確保香港社會大局穩定
。指示中央各有關部門和地方要全力支持和幫助香港特區政府做好防疫抗疫工作。筆者相信有中
央政府的支援,因疫情而出現的排隊潮必定很快便會過去。

  一直以來,排隊似乎已成了香港市民生活習慣的一部分,最令年老一輩印象深刻的相信是
60年代因制水問題而排隊取食水的「水桶陣」,至80年代,為了買樓去炒籌,樓盤開售時便
有「手襪黨」「飲管黨」出來排隊,90年代有人排隊換領史諾比公仔,筆者年青時,也常有市
民排隊購買「波飛」、演唱會門票,現時市民為了孩子拿取小學入學申請表、新股上市申請表,
甚至過年前換領新鈔票封利是或等位進入飲食館等等都經常排隊,這些排隊景象在香港已是司空
見慣了,當然香港人最痛苦的還是排隊等上樓,平均也要等六年以上,真是等到頸長。於
2003年內地實施了自由行,港九各地都出現了排隊買奶粉,搶購蘋果新款手機人潮,以及各
大小名牌店和金舖也經常出現人龍購物。近年因科技的發展和制度上的改變,加上2019年黑
暴和疫情的影響下,內地到港的人流大幅減少,除了疫情初期出現過短暫排隊買口罩和防疫物資
外,報道有關其他排隊的新聞已漸漸消失了。只可惜近日本港出現疫情大爆發,報道因疫情的排
隊潮重現,因疫情更有病者要在醫院門外排隊等入院或以窩居作為家居隔離場所,真有點無奈!

  其實在疫情排隊潮未出現前,筆者早留意到一股「兩餸飯」的排隊潮早在各社區爆發,只是
鮮有人提及,兩餸或三餸飯的價格大多在20至40元之間,每日在中午和吃晚飯的時間,總見
不少人在排隊購買,最奇怪的是在彌敦道商業旺地,也出現這類「兩餸飯」的店鋪,而且排隊的
人數還不比其他社區的少,往日筆者在彌敦道所見的多數是各大知名的金舖、銀行或名牌店,如
今除了吉舖漸多外,更出現了「兩餸飯」店,而這類店舖在各地區也愈開愈多,如用簡單「供求
關係」的經濟理論來分析,大家便不難知道目前香港市民的經濟狀況如何了?再加上納米樓的面
積愈來愈小,那試問普羅香港市民的生活質素和對前景應是悲觀還是樂觀呢?當然我不是經濟學
者或是有關當局的官員,沒有他們那麼多詳細的報喜資料和數據,筆者看到的可能只是坊間某部
分階層的片面經濟現象而已,不值一提吧!最後我們全港市民應要感謝和支持醫護人員所付出的
努力和無私的南丁格爾精神!《香港證券及期貨從業員工會副會長 梁崇讓》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人氣文章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etnet30周年連環賞】睇住賞LAURASTAR IGGI手提消毒掛燙機 (價值HK$2,280)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大國博弈

傾力救市

貨幣攻略

說說心理話

Watche Trends 2024

北上食買玩

Art Month 2024

理財秘笈

秋天養生食療

消委會報告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