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冬看2023】加息難改「資產為王」 中國或快推QE
24/04/2023
亞洲本年度最矚目之財經講座--「陶冬看2023年:政策轉變之年」,周六(22日)於香港浸會大學大學會堂成功舉行。瑞信亞太區財富管理大中華區副主席陶冬主講時表示,「我可以非常負責任地告訴你,QE萬歲」,加息、縮表改變不了印錢的大邏輯,也改變不了「資產為王」的大局面。他並預期,中國或將很快推出QE,而人民幣匯率恐因此承壓。
歷史鐘擺周而復始
陶博從過去70年「歷史的鐘擺」講起,從二戰後的首30年,美歐奉行「凱恩斯經濟學」並推行國家資本主義,帶來戰後30年的繁榮;而這帶來財政赤字暴漲、美元跟黃金脫勾、工會坐大、市場經濟失效,人類社會迎來罕見的滯脹浪潮。
陶博從過去70年「歷史的鐘擺」講起,認為這兩年貨幣環境正常化不過是歷史鐘擺中的一個小浪花。
此後「列根革命」應運而生,隨之而來的是「小政府,大市場」,效率超越公平,資本市場引導經濟發展,背後種種邏輯被稱為「貨幣主義學派」,再延續30年繁榮。
然而,當將經濟大船的掌舵交給華爾街,槓桿難以為繼,接下來的後果就是全球金融危機,「時代的鐘擺又從效率向公平轉移」。不過,由於結構性改革缺位,全球進入印鈔票時代,通過金融資產價格的暴漲來推動經濟增長,背後則是「現代貨幣理論」。
印錢的大邏輯難改
陶博強調,從戰後幾十年「鐘擺」的擺動來看,潮流不以個人意志決定,而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這正正是從美國到歐盟、從日本到中國,執政者齊將眼光聚焦「分配」。當中產階層萎縮、工資跑不過通脹,貧者愈貧/富者愈富,通過財政支出來維持經濟相對平穩發展,鈔票隨之愈印愈多。
數百位觀眾到場聆聽陶博的精彩點評,現場互動更是笑聲掌聲連連,氣氛空前熱烈。
「在這個邏輯下,QE是結束不了的,因為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是同一硬幣的兩面,財政不正常化,貨幣正常化是走不遠的。」他認為,這兩年貨幣環境正常化不過是歷史鐘擺中的一個小浪花,改變不了印錢的大邏輯,也改變不了資產為王的大局面。未來的世界仍分為兩種--會投資,和不會投資。中期來看,在創造力、生產力出現大幅度提升前,世界走不出QE的怪圈。當經濟再一次衰退、市場再一次動盪,更大的QE將堂而皇之出現。尤其當金融不穩定時,「聯儲之前將利率如何激進地加上去,未來就可能如何激進地減下去。」
印錢或令人幣承壓
倘如激進減息真的發生,過去18個月暴漲的美元匯率將如何?陶博預期,美國加息周期近尾,而歐洲或還有進一步空間;美國經濟或進入衰退,而歐洲或能幸免,所以美元匯率料進一步貶值,「如果美國金融不穩,如果聯儲需要三四次減息,美元匯率今年或見98。」
讀者就全球貨幣政策、中國增長前景、香港樓市策略、大宗商品走勢、AI勢力崛起等焦點話題踴躍提問。
那麼中國又如何?他表示,中國經濟最壞的時間已經過去,但直言,「請大家把過去中國的成功,全部從記憶中間消除」,因為只有將過去的記憶消除,才能在未來做出正確的判斷。他以中國信貸/GDP比例為例,穩定的曲線從2007年起比例暴漲,信用擴張帶來增長奇跡、房地產/消費繁榮、人民信心飛躍;但到2020年疫情爆發,曲線一度急升之後下行,「別看它下來不多,這個就是大問題」,隨之而來就是房地產、P2P、消費、民企信心等一連串問題。
從首季內地新增人民幣信貸井噴10.6萬億元看,中國政府現在做的事情跟2009年「四萬億」是同一套路,但乘數效應大不如前,背後玄機在兩個字--信心。歸根究柢,中國需要重新塑造信心。」
他預期,靠目前的貨幣政策最多只能將即將發生的危機往後推一推,不可能本質解決問題,解決過去幾十年積累的債務問題,只有一條路可走,「就是印錢、把它貨幣化,用流動性把觸礁的經濟浮起來。這件事並不光榮,但不走這條路,實際是無路可走……甚麼時候走,取決於一念之差。」而倘若真的QE難免,到時候人幣匯率貶值也難免。(zz)
撰文: 俞瑾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