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是港非》特首李家超將在10月16日公布《施政報告》,政壇似乎風平浪靜,但內裏
卻暗藏危機,不但面對經濟呆滯、股市低迷的困境,更要面對民間開始累積的怨氣,以及中央提
出銳意改革的指示。李家超政府應該明白,今次《施政報告》將會是一個重大考驗,如果未能回
應各方面的訴求,難免會影響社會的發展方向,甚至政府的前途。不過,香港每到關鍵時刻似乎
總有貴人扶持,中央上周推出「組合拳」救市,立即重燃市場對香港股市的興趣,甚至創下單日
成交額4457億元的驚人紀錄。曾經有智者說過,香港只要有大生意可做,其他問題都是小問
題。
說香港政壇有危險,絕對不是空穴來風,一般市民或許尚未感受到風向變化,但政治從來都
是「於無聲處聽驚雷」,從細微小節觀察可能出現的變化。自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7月會見財政
司司長陳茂波,表明希望香港銳意改革,以實現更好發展,之後一直有評論(包括筆者)分析應
該如何改革,不少評論都認為,香港仍未改變深層次矛盾,所以必須堅持改革。筆者近日看到一
篇訪問,被訪的著名事時評論員明言:「如果港府再不改革的話,現任特首恐怕也很難連任。」
這雖然只是一家之言,但也反映出危機的端倪,政界都熱切期待《施政報告》能夠提出甚麼樣的
方案。事實上,政治問題原本可以慢慢從長計議,可惜金融市場長期不振,諸如金融中心遺址的
譏諷,早已將政府「逼到埋牆」,所有長遠的問題都凸顯出來,變成急於解決的燙手山芋。
筆者相信,歷任特首無不希望改革香港社會,可惜改革歷年來都寸步難行。有建議認為,香
港可以效法國家成立「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委),筆者細讀有關建議,認同分析精準,但
對成立港式發改委有所保留,因為發改委就是計劃經濟的大腦,如果香港設立一個有實權的發改
委,恐怕只會嚇走外資。筆者始終覺得,香港的問題不是制度問題,而是缺乏有視野、敢擔當的
政治人物去推動政治改革,這已是香港老掉大牙的問題。
說實話,香港政壇都是行政人才,他們精明能幹,能夠精準地執行上司的命令,但他們無法
為香港定出長遠發展方針策略。筆者曾經聽過曾蔭權說,他在港英年代任財政司時,每日清晨4
、5時起床,首要工作就是要細讀英國財政部及英倫銀行發來的資訊,筆者相信還包括看看英國
政府有甚麼「溫馨提示」。回歸後,政府亦有意培養政治人才,當中筆者認為梁錦松是最有潛力
的代表,他夠膽改革僵化的公務員體制,但最終為了一件小事而黯然下台;另外梁振英亦有改革
雄心,但因樹敵太多無功而還。李家超能否成為一位能夠帶領香港興利除弊的政治家,相信還需
要時間驗證。《資深政策研究及傳媒工作者 李慕飛》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財政預算案展開公眾諮詢,學者倡問責官員減薪並削減公務員編制,你是否認同? ►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