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訪華敲打「廉價進口貨」的美國財長耶倫,周二(9日)剛結束行程,海關
總署周五(12日)下午公布數據顯示,3月美元計出口表現大遜預期,但汽車出口仍在西方渲
染產能過剩「衝擊2﹒0」聲中逆勢放閃。
*3月出口意外大跌,惟汽車出口新高*
資本支出強勁的製造業、強於預期的出口,剛剛令大摩、高盛雙雙上調中國全年增長預測。
繼首2月大超預期增7﹒1%後,3月按年轉跌7﹒5%(預期:-2%)。增速大幅放緩既有
高基數效應,又有玩具、箱包、服裝、燈具、鞋靴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外需回落,出口額按年分別
跌25%、28%、23%、32%、31%。
不過,遭耶倫訪華點名的三大「產能過剩」行業之一的新能源汽車業,乘聯會周二(9日)
曾公布,3月出口按年增71%至12萬輛;下午海關數據則指,3月包括電動車的整體汽車出
口49萬輛,刷新單月紀錄,按年增逾26%。
*虧本賣車成「原罪」,佔比難言傾銷*
耶倫訪華時就指,中國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等產業,但內需疲軟,令行業出現過度投資
,低價商品傾銷全球,可能扼殺別國的重要產業。中國新能源車企多如繁星,江湖地位如華為智
界S7、小米SU7,全不諱言「虧本賣車」,即使是穩定盈利的比亞迪,年初亦大幅下調
Atto 3德國售價最多15%至4萬歐元以下。而此正正成了西方眼中的「原罪」。
不過,若看中國汽車出口於整體產量的佔比,以3月為例不到兩成(18﹒5%),遠低於
德國、韓國的近75%以及日本的近50%,「傾銷」之說顯然不成立。
*新興領域關係國安和軍事鬥爭主動*
既然如此,何解歐美乃至印度、巴西、智利等發展中國家對中國製造業的戒心日益發酵?玄
機就在戰略新興產業背後的國家利益。
回看15世紀葡萄牙、西班牙憑造船業成為海上霸主,18世紀英國憑蒸汽機成就日不落帝
國,20世紀美國憑電腦和信息技術成就頭號強國,無不是抓住了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機會。據
中國「十四五」規劃,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新興產業增加值佔GDP
比重,將由2022年13%續升至明年的17%,而最高層上月更明言,「新興領域戰略能力
是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重要組成部分,關係我國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關係國家安全和軍事鬥爭
主動」。
*西方雙標,停止刺激投資恐墮陷阱*
此外,過去作為中國經濟引擎的房地產業幾近熄火,需求收縮、預期轉弱仍未扭轉,以刺
激投資來創造需求、穩定增長,被視為眼下「次優」的政策選項(最優為收入分配改革)。
倘若中國真的按西方「建議」,在國民收入、消費信心暫難明顯改善之際,停止刺激投資、
收縮產能,勢必引發通縮預期惡化及大面積失業潮。更何況,相比西方指摘中國政府巨額補貼新
能源產業,拜登一手炮製的通脹法案,對本土新能源產業的補貼至少達3000億美元計。
中國於新能源等產業的比較優勢,陷入地緣角力的風眼,所謂「沒有產能,就不能改變世界
」,盡管貿易壁壘、新關稅戰山雨欲來,但中國推進新質生產力的決心不容動搖。
《說說心理話》青少年自殺率上升,如何分辨求助訊號?社工分享陪伴的重要性►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