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邊隨筆》上周五(8日),美國公布今年2月非農就業報告,表面看是就業奇旺,但筆
者仍是那一句,假的,但再加多一句,假到出汁。
美2月新增職位27﹒5萬個,遠超市場預期。有76家機構,經濟分析師對美2月新增就
業職位作預測,75家的預測均低於27﹒5萬個職位,只得一家Dai-Ichi Life
Research Institution估增28﹒6萬個。
估中率是七十六分之一,以統計學言,這個出現率是超於3個標準差。如美國的經濟分析機
構╱師,不是奇差,其預測誤差,應在一個標準差左右。有3個標準差這麼大的誤差,這批預測
機構╱師應要炒魷。
但從另一角度看,如75家預測機構╱師均估「錯」,反要考慮是否就業數據有蠱惑,才導
致75家預測機構╱師集體錯了。
這不是亂猜,而是有先例,1月的新增職位話是有35﹒3萬個,市場立炒美聯儲局不可能
於3月減息。但一個月後的上周五,這個增35﹒3萬個職位,立被削減12﹒4萬個職位,改
為增22﹒9萬個職位。媽呀!一減是減了三分之一的新增職位呀!
2月26日筆者有文:《美儲局也謂數據假》,講的是美儲局認為新申領失業救濟人數少,
未必信得過。
*美數據修訂後變差*
在近數月,美國的重要數據,如就業數據、新屋銷售、建屋批令、工業生產、個人消費物價
(PCE),都常見到第一次出數據時,是十分亮麗,給人個感覺是拜登經濟Good
Good Good。但之後數據便被下修訂,真箇差、差、差,因為今月的我,要否決上月的
我。但之不過,不少人是善忘的,好了傷疤忘了痛,一個月之前的數據都已炒過了,還記來、理
來何用?
不是無用,而是要提防騙子嘛!
這邊,職位增加勁,但另方面失業率卻升至3﹒9%,是自2022年2月以來的最高位。
職位勁增,反映企業需人手,理論上工時薪金要升才可保住人手流失。但事實上,卻跌低於
只增0﹒1%,是兩年來最低的。橫撇一筆,1月的工時薪,是按月增了0﹒6%(但之後下修
訂至只增0﹒5%)。但當時這個0﹒6%的時薪勁增幅,立馬嚇到市場不敢認為美聯儲局會於
3月減息,但今時2月的工時薪是只增0﹒1%,是兩年來,最細的增幅時,市場又可有膽去喊
3月減息?
近數月,美國的職位增長,主要是由兼職工帶動,長工的職位增反見萎減,這個長工職位減
少現象是反映美就業市場強勁?美聯儲局似盲了眼。
美國土生居民與非土生居民在職位增長上的對比,更使人對美國就業「強勁」之說成疑。自
2018年6月以來,非土生居民搶增了386﹒8萬份工,而土生居民則減少了1﹒8萬份工
。原因?在拜登上任後,非法移民入美國的人數勁增。
特朗普為阻止非法移民入美,在美國南方邊境,構建圍牆。拜登則對圍牆極不願建,原因可
能就是,這些非法移民,日後可成重要選票來源。這批非法移民都是要靠領取福利維生,民主黨
興派福利,自然會支持民主黨,而這個部署對民主黨言,是功在千秋的。不過這也為美國的財赤
鋪了尾大不掉的路,美國本地人,會甘心去供養這些移民嗎?或遲或早,美國境內的本土居民與
移民可以起衝突,屆時會有幾亂?不知,走著瞧。《資深投資者 石鏡泉》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