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邊嫺談》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數據,2021年首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
GDP」)增速分別為18﹒3%、7﹒9%和4﹒9%,但第三季度經濟增速回落比較明顯。
由此可見,2021年上半年,內地經濟保持了穩定恢復的態勢,但進入第三季度後,全球疫情
擴散蔓延,世界經濟恢復步伐有所放緩,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運行,內地部分地區受到疫情和
汛情影響,經濟轉型調整壓力顯現。
而首兩季推動經濟增長的三大因素:投資、外貿和消費在2020年疫情下基數低的影響下
呈現較高增長,以致踏入第三季度經濟增速回落比較明顯。以上三大因素表現各有不同:今年首
三個季度及第三季度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5﹒6%及-0﹒6%;首三季度帶
動GDP增長1﹒5個百分點;貨物和服務淨出口首三個季度及第三季度貨物對經濟增長貢獻率
為19﹒5%及21﹒7%,帶動GDP增長1﹒9及1﹒1個百分點;首三個季度及第三季度
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分別為64﹒8%及78﹒8%,帶動GDP增長6﹒3及
3﹒8個百分點。
*投資、消費、出口*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2021年1至11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為
494082億元(人民幣.下同),較2020年同期增長5﹒2%;較2019年同期增長
7﹒9%;兩年平均增長3﹒9%;2021年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41043億元
,同比增長3﹒9%。2021年1至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99554億元,較
2021年同期增長13﹒7%;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21年1至11月,內地進出口
總值為5﹒47萬億美元,同比增長為31﹒3%。其中,出口為3﹒0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
31﹒1%;進口為2﹒44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1﹒4%;貿易順差為5817億美元,同
比增長29﹒8%。
*推動明年經濟增長的措施及政策*
2021年12月16日,中國國家財政部透露近日已下達2022年新增專項債限額
1﹒46萬億元,以用於9大方向:交通基礎設施、能源、農林水利、生態環保、社會事業、城
鄉冷鏈等物流基礎設施、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國家重大戰略項目以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從
投資角度,內地的人均資本存量與發達國家仍存有較大差距,城鄉區域發展不均也潛藏巨大投資
空間,加之產業升級發展,新一代資訊技術廣泛滲透,工業化、資訊化融合亦需加大投資。
在外貿上,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重啟,工廠生產逐步恢復,加上供應鏈需求上升,進出口活
動增加,但航運力在缺櫃、缺船、缺人手的情況下未能完全復原。可幸內地是製造大國,供應鏈
的影響相對較其他國家低,但疫情封關嚴重妨礙了貨運運轉的效率,運輸成本增加令零部件出貨
受影響,並導致全球供應鏈出現問題,商品出貨延遲、出貨量減少,或多或少會對出口構成壓力
。
消費是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的最主要動力。從消費來看,中國有14億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
群體,目前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正處於消費規模擴大、結構升級的快速發展時期,消費發
展潛力巨大。
為推動明年的經濟增長,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發改委」)及
中國工業及信息化部(「工信部」)於12月14日印發《關於振作工業經濟運行推動工業高品
質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出了四個大方向共16條舉措:一是
打通堵點卡點,確保工業經濟迴圈暢通。二是挖掘需求潛力,拓展工業經濟市場空間。三是強化
政策扶持,健全工業經濟保障措施。四是優化發展環境,促進工業經濟行穩致遠。
在「挖掘需求潛力,拓展工業經濟市場空間」的大方向上,實施方案要求加快「十四五」規
劃重大工程、區域重大戰略規劃及年度工作安排明確的重大項目實施,要積極推進具備條件的重
大項目,能開工的項目盡快開工建設,在建項目加快建設進度,爭取早日竣工投產。促進重大項
目落地見效,在5G、千兆光網等領域布局一批新型基礎設施項目;大力推動企業技術改造,在
鋼鐵、有色、建材、石化、煤電等重點領域組織開展技術改造;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深入推進國
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前瞻謀劃未來產業;釋放重點領域消費潛力,加快新能源汽車
推廣應用,加快充電樁、換電站等配套設施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家電等領域推出新一輪以
舊換新行動,鼓勵開展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綠色建材下鄉行動;提高外資利用水平;推動外
貿穩定發展,推動構建支撐「全球採購、全球生產、全球銷售」的國際物流服務網絡。
由此可見,明年內地投資將主要圍繞新基建工程,而消費方面將會繼續推廣新能源汽車利用
,並鼓勵開展新能源汽車、能源汽車、智能家電、綠色建材下鄉行動。相信相關的行業及產業鏈
將會繼續受惠國家推動經濟前行,投資者為明年的部署時或可多加留意文章中提及的行業。
資料來源:彭博、經濟通、新浪財經、中國國家統計局、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工銀亞洲證券業務部分析員 黃惠嫺》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請投etnet經濟通一票! ► 立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