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求爭取連任,執政黨普遍在投票日前推出有利經濟民生的政策,同時打擊挑戰者的議案,當中操作不難理解。但利好政策會否刺激美股向好?比較其他地區指數,選舉年是否一定支持美股?
抽取自1984年開始共40年或10屆選舉數據,並以七大知名股票指數代表不同地區,包括標普500、納斯達克100、羅素2000、MSCI歐洲、MSCI新興市場、MSCI亞洲除日本及MSCI東協。最後透過以下四個準則進行評分,包括(1)平均回報除以標準差之比例,以大者為勝;(2)最大除以最小絕對回報值之比例,以大者為勝;(3)按季正及負回報次數的差距,以大者為勝;(4)各指數之季度表現,由高至低回報排列。注意是以上分析是以風險和回報比例作相對性分析,而非單看回報率高低作絕對性分析。
七項指數透過四大準則以優次排列,每準則最佳首三名指數給予1分,再重複共10屆數據。綜合結果顯示,總得分最高為羅素2000,次名且同分者分別是標普500、納斯達克100及MSCI亞洲除日本。區域性而言,美股總得分大勝歐亞及新興市場,反映美國總統大選年間,美股表現獨佔鰲頭的優勢。風險角度而言,MSCI歐洲及MSCI東協指數得分最低,反映兩地股市大選年間風險偏高。按半年數據重複上述分析套路,總得分首名是羅素2000,次名同分者是標普500及納斯達克100,其餘各指數總得分皆為0分,結果同樣是美股完勝非美股市。最後合併按季及按半年結果,美股都是大勝。
綜合而言,美股壓倒性勝出的局面及全球股市的差異,在美國總統大選年間明顯偏高。其中代表小型股的羅素2000明顯跑出,標普500及納斯達克100則平分春色。非美股市中,以亞洲除日本地區的股市有較好表現,歐洲及東協地區則是風險核心。不過,細分當中分析結果,注意標普500在上半年表現普遍落後,直至下半年才急起直追;亞洲在上半年及下半年皆表現平均,可用於對沖過於集中投資美股的風險。歐洲及東協的股市表現整體令人失望,透過不同時段及不同角度分析,兩地得分總是最低,兩地風險及與其他地區表現的差異,已不言而喻。
歷史數據當然只作參考,完全拷貝的機率偏低。但數據上美股在大選年間表現一枝獨秀,參考今年美國經濟領導全球及減息憧憬,相信美股今年表現優於其他市場的預測之可靠性較高。
共勉之。《東亞銀行財富管理處首席投資策略師 李振豪》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