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商界北上發展近半個世紀,鄰近的廣東省是更主要加工出口的合作夥伴,因此粵港之間既有地利,亦有機遇。除有海陸空交通便利往來,在語言、文化、生活習慣亦無太大差異,兩地通婚更是頻繁。在過去3年疫情期間,仍有不少本港市民願意接受頗長的隔離期也回到廣東省內探親和經商,可見粤港之間的關係比我國任何一個省市更緊密和重要。
本周,廣東省公布的進出口數據,1月份和2月份的總值分別是5877.4億人民幣和4995.4億人民幣。進口方面以珠寶類同比升幅最大達76%,原油和乳品都超過10%;出口方面太陽能電池同比升幅最大達93.7%;其他如蔬菜和乾鮮瓜果也接近50%。由此可見復常後的經濟活動再次動起來。
自全面通關後,粤港的旅客和經貿往來已逐漸回復正常。本周,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23次會議在香港舉行,行政長官李家超和廣東省省長王偉中分別率領代表團出席。會議以「深化粵港各領域務實高效合作,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李家超在開場發言中表示:「2023年是《粤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布實施4周年,也是疫情後內地與港澳人員往來全面恢復之年。我們現在要爭分奪秒,按二十大和兩會精神,積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這需要粵港攜手合作,引領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邁上新征程、新高峰,共同為國家和灣區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會後雙方共同簽署5份合作協議,涵蓋創新及科技、金融服務、人才和醫療衛生。
筆者比較重視粤港之間在區域發展、教育、文化和青年發展方面的合作方向,而在粵港兩地未來合作中也有提及這些範疇:1) 北部都會區發展:成立「對接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專班」。2) 教育:探索推進粤港高等專科學歷互認、職訓局在深圳設立首個內地運作中心、重啟香港教師赴內地交流協作計劃、開展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內地考察。3) 文化:支持香港在2024年主辦「粤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支持本地電視台與內地及亞洲團隊聯合製作綜藝電視節目、鼓勵廣東省同業參與在香港舉行的創意產業展覽及交流活動。4) 青年發展:有序重啟「青年內地實習資助計劃」、繼續透過「粤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等支援有意創業的香港青年、成立「大灣區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聯盟」的籌備工作、將「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改為恒常措施,新一輪的計劃已於本月初開始接受僱主申請。
粤港雙方積極為促進大灣區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等要素的流通進行磋商,將大灣區打造為吸引和凝聚世界尖端科技人才的一流灣區。《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廖錦興》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