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娥姐錦囊》歐盟上周公布了對中國產純電動車的臨時反補貼關稅,在原有10%關稅之上
再附加最高達38﹒1%的懲罰性關稅,稅率較外界預期高,擬由7月4日起實施,估計新措施
短期影響不大,但爾後中西方貿易╱科技戰可能升級,屆時影響便可大可小。
目前中國電動車已是世界第一,但向歐美銷售比例仍小,所以加徵關稅暫時影響不大,車廠
將可透過向西方轉銷其他車型或提高成本效益,來減輕額外關稅的影響。現時中國電動車市場內
捲嚴重,產品性價比高,就算提升關稅,內地車企也未必不能戰勝歐洲同業,惟一旦貿易戰加碼
,影響便不能忽視了。
面對西方國家加徵關稅,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或會加快海外設廠步伐,這一轉變意味著中國電
動車企可能會發展為像福特(Ford)或豐田(Toyota)一樣的跨國企業,這也是一種
良好模式。
中央對於車廠將業務擴展至海外已開綠燈,尤其中國在電動車產業發展上享有優勢,到海外
建廠,可以平衡各方利益,一方面,可以沿用內地技術與管理,另一方面,在外地建廠投資並聘
用當地工人,也可緩和外國政府不滿情緒。當然,車企走出去,也可能水土不服,在嚴謹的勞動
法下,中國老板可能需要聘請法律、財務及稅務專家協助。
所謂羊毛出自羊身上,加徵關稅後,車廠成本上升,自然會推高電動車價。消息指,中國可
能採取報復性措施,內部正在推進提高歐盟大排量汽油車進口暫定關稅的相關程序。
美國財長耶倫近日對中國大規模國家工業補貼的模式提出警告。不過,我認為,就算沒有補
貼,中國製造的電動車仍可壓倒對手,主要是中國享有成本結構優勢,內地工人工資低,平均工
時又長,加上物流及管理費成本亦較西方廉宜。除非西方引入更多AI技術,否則在電動車領域
,暫時仍難敵中國。《南華證券副主席 張賽娥》
註1:本文為個人觀點。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