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直擊】港人移居獅城記
17/10/2019
「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近月反修例風波令許多港人萌生移民的想法。除了台灣、澳洲和加拿大成為港人熱門移居地點外,與香港只相距4小時機程、沒有時差的新加坡,近年亦受港人喜愛。
3位8、90後的港女,先後移居新加坡,展開新生活,當中有苦亦有樂。80後Vi 因丈夫被調派到新加坡工作,隨他移居新加坡,滿意當地配套和生活環境,一住就是9年。同樣是80後的人妻Jenny,遠嫁星洲,與新加坡藉丈夫生了兩位小朋友,在當地落地生根。
新加坡也為年輕一代往外闖提供機會,90後女生AJ,3年前向公司自薦到新加坡工作,融入當地生活之餘,更積極擴闊自己的圈子。
無論是生活環境、經濟發展,大眾常將香港和新加坡作比較,更有新加坡超越香港的說法,學者鄺健銘卻有不同看法,認為不少是港人對新加坡的美麗誤會。
到底移居新加坡有何要考慮?Facebook 專頁「透視新加坡」主理人Eric認為有4大重點要考慮。若平衡好壞,仍有意移居新加坡的,可留意移居當地的4方法。
新加坡小檔案︰
面積︰721.5平方公里,約為香港陸地面積的65%
人口︰564萬,華人人口佔76%
人均GDP︰ 6.46萬美元,超過美國的6.2萬美元
就業人口︰368萬
失業率︰2.1% (2018年6月數字)
月入中位數︰約2.6萬港元
住屋︰82%人口居住公營房屋「組屋」
註︰以上均為2018年數據
資料來源︰2019 Yearbook of Statisitics Singapore及網上資料
80後人妻隨夫移居 80後人妻隨夫移居
80後Vi現擁有新加坡的永久居留權,2011年隨調派到新加坡工作的丈夫到當地生活,一開始只打算在當地居留約3年時間再作打算,怎料一住就住了近10年。她直言︰「 一直希望能體驗不同地方生活,既然丈夫有個機會,不如一試。」決定放下香港的生活,移居新加坡,至今也沒有後悔當初的決定。
Vi 移居新加坡第八個年頭,認為新加坡的生活環境較香港佳。
簽證所限工作遇難題
她形容,移居新加坡等於走出自己的Comfort Zone,到新地方生活難免遇到不少挑戰,工作就是其中之一。她剛到新加坡時只持有家屬簽證(Dependant's Pass),若想持這種簽證找工作,就先要向新加坡人力部申請工作批准信(Letter of Consent),但即使成功申請到有關文件,要順利找到心儀工作又是另一個難關。
新加坡的多個熟食中心(Hawker Centre),提供多款平民美食。
「Dependant Pass的流動性太高,只要我丈夫被調離新加坡,我就要一同離開,很多公司會擔心這類簽證的持有人會突然辭職,所以有得揀,普遍會優先聘請其他人。我只能找到一些兼職或是對學歷要求不高的工作。」大學畢業後在港從事客戶服務的Vi,因為簽證影響,未能找到心儀工作,先後到過年報製作公司工作,甚至做過客戶服務最前線的電話接聽員。她表示,工作與自己的學歷和經驗變得不相等,薪金較她在香港工作低近三、四成,「會有一點沮喪,只能調整自己心態,當整個情況視作Working Holiday,感覺會比較好。」她丈夫則因隨公司遷移到當地,持有較為高級的工作簽證Employment Pass,工作未有受太大影響。
3年過去,雖然Vi在工作方面未如理想,但她與丈夫均認為新加坡的整體生活、居住環境比香港好,繼續留居是一個不錯選擇,二人便決定申請當地的永久居留權(須每5年更新一次「多次入境許可證」),第一次申請便成功,2014年更成為當地的永久居民。隨後Vi也順利找到心儀工作,重操舊業,繼續從事客戶服務行業,協助舉辦公司活動等。她的薪金能回到應有水平之餘,相比起香港同樣職級的工作,更高約一成。而且新加坡講求work life balance,工作壓力較香港低,也沒有香港般急速。
繼續居留有意置業
移居到其他地方,當然然少不了一個居所。最令港人羨慕的組屋,Vi和丈夫也曾租住過,1,200平方呎的組屋,每月租金盛惠3,000新加坡元(約1.7萬港元)。她表示,兩人租住一個大單位,起初只是希望能住在較大的地方,當親友來到時,可讓他們留宿。當不少親友都到訪過後,他們決定與他人夾租,租住私人公寓中的一間套房。即使是套房,面積也有400多平方呎,有套廁等基本設施,每月租金約1,800新加坡元(約1萬港元)。
i指這一種夾租的方式,更令她體驗到新加坡的包容,「我們遇過來自不同國家室友,例如印度、越南、菲律賓和韓國,雖然有些生活細節大家也需要磨合,但整體都算融洽。」現時,他們則租住一整個約540平方呎的私人公寓,月租2,000新加坡元(約1.13萬港元),因鄰近市中心,她認為租金合理。
Vi 在新加坡也參加了不同活動,例如報讀品酒課程。
新加坡為多元種族社會,容易認識到來自不同國家的人。
今年二人順利更新「多次入境許可證」,並計劃繼續在新加坡居住,故有意在當地置業,「交租交了這麼多年,倒不如將租金投資到自己的物業上。」礙於兩人並沒持有新加坡國籍,且在港持有私人物業,不符合購買組屋的要求,只能轉投私人市場。
10多年前,Vi與丈夫到新加坡旅行時,現時為當地地標的濱海灣金沙酒店仍未落成,兩人認為當地發展較為落後,說過不要再到新加坡。如今兩人卻移居當地多年,每年只會回流兩次左右,她笑言一切也是緣份。在當地生活多年,她的生活未必一切都一帆風順,也要重新建立自己的生活圈子,勇於嘗試不同的新事物,「幸好香港人是十分靈活,總會適應到,只要能調整自己的心態便可。」
Vi 參加了當地的瑜伽班,重拾了做運動的興趣。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