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GDP首季勝預期 「強心針」後見真章
17/04/2019
「創紀錄的信貸擴張+積極財政逆周期調節」的雙重背景下,周三(17日)揭盅的中國一季度GDP錄超預期地增長6.4%。儘管GDP增速持平去年第四季的近10年最慢,惟拋開首2月的農曆新年效應,3月工業增加值、消費品零售增速分別反彈至4年半、6個月最高,固定資產投資表現亦見改善。
面對央媽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重提「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以及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加速至15%,經濟回暖是信貸財政雙刺激下的曇花一現,還是已經觸底?或尚需更多數據以待確認。
中國經濟回暖是信貸財政雙刺激下的曇花一現,還是已經觸底?或尚需更多數據以待確認。(iStock 圖片)
工業增加值、消費、固定投資齊現反彈
國家統計局公布,3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8.5%(首2月5.3%),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增8.7%(首2月8.2%),雙雙大勝預期。此外,首季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6.3%(首2月6.1%),及房地產投資加速至11.8%,呼應首季內地個人和企業中長期貸款分別勁增1.38萬億元和2.57萬億元。
表現最搶眼的工業增加值,增速較市場預期高出2.5個百分點,反映早前因中美貿易緊張局勢而不願擴大生產和升級設備的情況紓緩。消費品零售亦顯著回暖,加上增值稅降稅、企業繳納社保費用下調分別自本月、下月起實施,趨勢有望持續。數據就顯示,進入4月,無論是乘用車銷量、30城商品房成交還是清明小長假國內旅遊收入增速均現升溫。
不過、滬指、恆指在數據公布後未見起色,反映市場對未來經濟表現仍然審慎。摩根大通資產管理亞太團隊主管Alexander Treves直指,首季GDP數據遠不及未來幾個月的數據重要,現在要尋找的是接下來的9個月、12個月、18個月會發生甚麼。
貨幣寬鬆難加碼,財政收不抵支壓力增
繼央媽公布首季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高達8.18萬億元,財政部周二(16日)披露,同期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逾5.86萬億元,規模相當於全年預算支出的近25%--前者引發放水規模難以再升級的猜想,後者則令財政收不抵支壓力愈發明顯。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最新報告就稱,中國的刺激措施將可提振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但結構性扭曲狀況也恐將更嚴重。報告解釋,刺激政策有讓企業債再度攀升的風險,總體會使去槓桿進展倒退,也可能導致失衡情況進一步加劇及資本分配不當,可能令中期增長轉弱。
無獨有偶,央媽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重提「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並強調「保持戰略定力」。首季強心針式的刺激措施似成功防止經濟超預期下滑之際,能否持續激發企業投資、民間消費等內在增長動力,將是中國經濟走出底部的關鍵。
撰文:俞瑾
【你點睇】港鐵失倫敦伊利沙伯線專營權,你認為「國際化」遇挫的港鐵應否將重心轉移回本地?►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