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近觀】雨後春筍般涌現的京東便利店
01/08/2018
炎炎夏日走在北京街頭,最好買一瓶冷飲降降溫,這時不難發現,隨著雜誌社、報亭被清理掉大半,過去北京街頭傳統家庭式經營的舊式便利店消失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各樣的連鎖便利店,鄰家、全時、便利蜂、7-11、羅森,以及今年猶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涌現的京東便利店。
在很多國家和地區,便利店一直都是無敵的存在,有ATM機,能夠取錢,還是家餐廳,有好多好吃的食物,幾乎生活中用到的東西在便利店都能買到,深受大眾歡迎。在日本、台灣和香港,差不多每幾百米就有一家便利店。不過,過去便利店在北京發展一直不溫不火。如今,這個情況改變了,便利店的數量急速增加。京東說,要每天開1000家店面,每300至500米就要有一家京東便利店,這個想法十分大膽,雖然京東擁有多年經營電商的豐富經驗,但是線下經營,京東可說仍在摸索階段。
京東便利店在北京街頭大量湧現,採用加盟模式 (黃燕明攝)
經歷寒冬後 實體零售的春天回來了?
近年線上電商的大規模發展,傳統零售巨頭逐漸凋零。2014年至2015年,實體零售市場被形容為「寒冬」。在北京,過去的強者百盛、華堂商場連續關店,沃爾瑪被京東收購,不少傳統零售巨頭落寞的退出市場,引發了市場對於電商取代實體的擔憂。就在這個時候,電商巨頭把視線轉向線下,落地新業態超市,大幅發展線下實體店。全渠道、新物種、智慧零售,各種「鮮生」發展蓬勃,中國零售業出現新業態,實體零售的春天回來了?
根據商務部發布的百貨業報告,2017年商務部重點監測的2700家典型零售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4.6%,增速較上年同期加快了三個百分點,典型企業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分別增長8%和7.1%。
曾經高呼電商將取代實體的馬雲,反口稱,「電商已死,未來屬於新零售。」劉強東去年曾發表題為,《第四次零售革命意義將超互聯網》的文章,揚言下一個10年到20年,零售業將迎來第四次零售革命。「貓狗之爭」從線上來到線下,阿里巴巴多次加碼實體商業,天貓計劃1年打造1萬家天貓小店,入住阿里巴巴零售通平台。京東聲稱5年要開100萬家實體便利店,兩大電商巨頭的戰爭彷彿預示著實體零售迎來復甦。在不少南方的城市,天貓小店、蘇寧小店開業愈來愈多,京東便利店也在北京迅雷不及掩耳地擴張搶攻市場,實體零售業態已然波瀾四起。
看中便利店實體市場的還有快遞公司
看中便利店實體市場的除了電商,還有快遞公司。2017年,中國郵政開始搞便利店,在網點同時提供,郵儲、郵政快遞、電商、便利店四大業務。店面一方面做倉儲,一方面提供便利店的生活用品送貨服務,擴大業務,另一方面發收快遞帶來客流,提高便利店銷售額,可謂一舉數得。
除了中國郵政,最有名的試水者還有順豐。順豐曾經在2014年5月開設「嘿客店」,利用快遞網點或社區門店,將順豐優選落地,試圖以此打通線上線下客流。不過最終是落寞敗走。
便利店內的角落,能看到京東線上商店宣傳易拉架,但貨品擺放,卻顯得淩亂 (黃燕明攝)
有人認為這並不意外,要知道線下經營便利店需要專業人才去做,選址和服務都和線上經營電商不太一樣。不同場景對於不同便利店也有不同需求,比如社區型便利店,對生鮮要求更高,寫字樓下的便利店盒飯等,即食商品需求更大,經營電商卻不一樣。
線上在想盡辦法進軍線下,線下也在想盡辦法重振行業,實體零售終於在經歷了幾年的凋零之後,重新站上了零售行業的跑道之上。大量在街頭湧現的京東便利店,能否發揮京東在供應鏈方面的優勢?便利店強者7-11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才建起一套強大的連鎖加盟管理系統和培訓系統,對於京東來說,通過智慧門店管理系統,在實體零售市場能否搶灘成功?
撰文:駐京記者黃燕明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