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機場在新冠疫情期間與全球機場一樣,因旅客大幅減少而受到嚴重影響。但貨運量方面,不僅沒受到疫情影響,反而大幅增加。根據國際機場協會最新公布數據,香港國際機場於2022年再度成為全球最繁忙貨運機場,全年共處理420萬公噸貨物。在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加上全球貿易及供應鏈受阻,導致全球整體空運貨量下跌,香港何以能成為逆市奇葩?
筆者認為這並不僅僅因為幸運而取得的成功。在疫情爆發前,香港國際機場已被譽為全球最佳機場之一。它積極擴展第三條跑道之餘,還進行多項發展項目,全面推進以提升空運服務。
另香港機場的航空貨運站營運商及停機坪飛機服務營運商,在特殊處理的貨物方面已達到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標準,取得醫藥品運輸(CEIV Pharma)、鮮活貨物運輸(CEIV Fresh)或活生動物運輸(CEIV Live Animals)認證,成為全球少數達到此水平的機場之一。從中可知香港國際機場沒有因疫情而停滯,反而善用時間資源升級增值,令疫後獲得來自世界各地的貨運需求,業務更上一層樓。
香港國際機場的航空貨運表現卓越,自2002年屢獲國際殊榮,近年如《Payload Asia》頒發的年度亞太地區最佳機場和《Air Cargo Week》頒發的世界航空貨運大獎-年度最佳機場。
今年更是香港國際機場在航空貨運方面新的里程碑,與東莞市合作設立「東莞-香港國際空港中心」(空港中心)。這是全國首個直達機場空側的跨境海空聯運快速通道。空港中心將香港機場報關、集拼、打板、安檢等功能前置於東莞,經過空港中心海運後直接上機,實現一次申報、高效通達。在空港中心試運首4個月中,進出口貨物重量約251.8噸,貨值約1.48億元人民幣。
上月中在東莞舉行的「東莞-香港國際空港中心」宣傳推介活動中,香港機管局商務執行總監陳正思表示大灣區75%國際空運貨物經過香港機場轉運到世界各地。機管局將與東莞市合作,在東莞打造一個標桿性的國際空港智慧物流園。
根據黃埔海關資料和《大公報》的報道,在空港中心海關監管物流一體化下,將會為大灣區內航空貨運業提供五大便捷:一)允許進口貨物先拆後報,滿足交貨需求;二)支持出口貨物混拼出口,促進業務發展;三)實施海關檢查前置,契合空運特點;四)打造空港貨運樞紐,輻射灣區腹地;五)支持跨境多式聯運,打破時空限制。
自國家於2019年正式公布《粤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標誌著大灣區建設邁上新台階。過去,灣區內的航空物流業的內部競爭,經整合後便成為一個超級航空物流系統。現時大灣區內5個機場的貨運吞吐量為870噸,當中以香港(500噸),廣州(204.5噸)及深圳(156.8噸)為主,而預計2035年將上升至1660噸,有利成為華南地區的航空貨運樞紐。《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廖錦興》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