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出個未來-敢與天爭】小漁村的大計劃 新加坡愈填愈升呢
28/08/2018
說起填海造地,早在170年前已開始首個工程的香港,可謂先驅。然若論當今全球填海造地的執牛耳者,卻非新加坡莫屬。獅城聖淘沙的綠意和濱海灣的璀璨令人驚艷,港人有無想過再與天爭,為自己、為後代,填出個宜居的未來?
新加坡規劃填海工程主要會在位於新加坡東西部,包括用於重置現時貨櫃碼頭(圖)的西部大士港口 (iStock圖片)
建國53年造地140平方公里
在新加坡的牛車水站,有一處可能並非遊客首選去處的城市規劃展覽館(URA City Gallery),1樓「Small Island」展廳內長長的展示牆,講述新加坡從上世紀50年代到現時「From fishing village to trading port」的歷史;2樓「Big Plans」展廳更不諱言其繼續擴大國土的雄心。
自1965年獨立建國,新加坡於53年間通過填海造地逾140平方公里,相當於22%國土均由填海而來。除了樟宜機場過往大部分都是海域,休閒勝地聖淘沙、金融中心濱海灣、工業園地裕廊島等無一不是填海而來的。
從城市規劃展覽館步行10分鐘,就來到這個叢爾島國最早填海造地的地方--駁船碼頭(Boat Quay)。1822年,剛剛將新加坡據為殖民地的英國剷平山丘,將山土壓實於新加坡河岸建造碼頭。此後幾十年,無數貨船經此上落,令這裏成為貿易中心的發源地。
東海岸「大開墾」誕濱海灣中心
身為全球填海造地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新加坡的開國總理李光耀從不掩飾憂慮;他指,「在一個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小蝦的世界,新加坡一定要成為一隻『有毒的蝦』」,更不惜為填海與鄰國馬來西亞鬧上國際法庭。
1966年,新加坡獨立後的首個重大填海工程--被稱為「大開墾(Great Reclamation)」的東海岸填海啟動,工程分為7個階段延續了30年,為新加坡增加了1525公頃土地。首階段造地上建起的馬林百列(Marineparade),是第一個填海區域上的小型組屋及豪宅區,現居約2.5萬居民。
隨著填海技術不斷提升,進入70年代,東海岸工程二期、三期、四期、五期陸續啟動,其中三期五期成為如今的濱海中心所在,而樟宜機場填海亦於1975年啟動。到80年代,東海岸工程六期、七期為濱海灣奠下雛形;進入千禧年,新加坡再集中西南部填海,開發出以裕廊島為標志的新興工業區域,並擴建出休閒勝地聖淘沙。
擬2030前再填52平方公里
伴隨填海,新加坡也經歷了由傳統貿易到新興工業、娛樂休閒、金融服務的升級;根據其國家發展部2013年發表的「土地資源規劃書」,計劃到2030年前再填海約52平方公里(5200公頃),以應付屆時人口預計增至650萬-690萬。
規劃書透露,填海工程主要會在位於新加坡東西部的德光島、大士港口和裕廊島展開,預計將來會有將近60%的土地用來發展住屋、公園、社區與公用設施及工商業設施。
至於2030年後,新加坡政府亦考慮在濱海東、新邦(Simpang)、樟宜東、雙溪加株(Sungei Kadut)、白沙及西部島嶼等填海,以應付下一代新加坡人的需求。
自1965年獨立,新加坡通過填海造地逾140平方公里,政府計劃到2030年前再填海約52平方公里 (南洋理工大學圖片)
買砂受限不灰心 創新廢料填海
跟香港遍布山脈不同,新加坡填海更需克服砂石供應不足難題。據測算,每填海一平方公里,需要7000萬噸的砂石,相當於4.5個台北101的體積。鑑於此,2014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報告稱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大的砂石進口國。
隨著新加坡填海面積愈來愈大,馬來西亞、印尼、柬埔寨因忌憚而陸續停止向新加坡販售砂石。近年,新加坡不斷研發新的填海技術,並在現時進行中的大士港口填海工程中利用工業廢料填海。
據悉,大士港口首階段填海,逾六成材料均來自其他地方挖掘的土壤及鐵路廢料,節省材料成本高達10億坡元(約60億港元)。
此外,新加坡現亦在德光島(Pulau Tekong)試行首個圩田(Empoldering)開發項目,仿效荷蘭通過建造堤壩、排水網絡、抽水系統和運河設計,從海洋或周圍水體中開墾土地,並考慮推廣到其他填海項目上。
撰文:俞瑾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