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生命充滿可能」 霍金逝世化作星塵
15/03/2018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逝世,終年76歲。縱身負惡疾,痛失說話及書寫能力,但他仍展現頑強毅力,成就媲美牛頓、愛因斯坦等泰斗。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逝世,終年76歲。 (CNS資料圖片)
成就媲美牛頓愛因斯坦
霍金家人證實,霍金於英國劍橋家中過身,3位子女發表聲明指,霍金的勇氣、堅持以及其才華及幽默激發着全世界的人,並指:「我們會永遠懷念他」。
1942年1月8日,霍金於英國牛津一個中產家庭出生,當日亦正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年。父親主修醫學,母親則學習哲學、政治和經濟學,讓他自幼受到薰陶,喜愛閱讀,對宇宙世界有濃厚興趣。
17歲那年,霍金考入著名學府牛津大學,主修物理學,當時獲教授稱讚是最具聰明才智的學生,且以一級榮譽學士畢業。
優異成績令霍金在1962年實現夢想,轉到劍橋大學研究院深造宇宙學。這段時期,他主力研究宇宙大爆炸理論,1965年以《宇宙膨脹的性質》(Properties of Expanding Universes)為題撰寫博士論文,獲得研究生獎金和博士學位,同年發布論文《奇點與時空幾何》(Singularities and the Geometry of Space-Time)。
缺陷無阻研究 終年76歲
惟好景不常,霍金在研究院最後一年發現自身行動愈見笨拙,時常無故摔倒,划艇也力不從心。他其後確診俗稱漸凍症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醫生更斷言他只剩兩年壽命。
幸醫生預測不準,霍金雖失活動能力,但身體缺陷未阻礙他發揮腦袋。他在60至80年代先後於牛津和劍橋等多間學府任教,並獲劍橋大學授予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為該校給予物理學家的最高榮譽。
霍金先後撰寫《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果殼中的宇宙》(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等普及科學書籍,向大眾闡述艱深科學理論。
在眾多主張中,他的宇宙論最為人熟悉,曾與其他學者研究出「奇性定理」,指宇宙必須有一個初始奇點,時間及空間由此開始演化。理論為同期其他學者主張的宇宙大爆炸理論提供更多肯定。
指黑洞非漆黑一片 會射能量
但科學界對宇宙大爆炸前的情況仍茫無頭緒,霍金則認為宇宙沒有邊界,時間在大爆炸前已經存在,屬「虛時間」概念,是由量子理論引伸出來,惟虛時間不像平常經歷的時間,但跟實時一樣存在。
另外,霍金在黑洞研究的成就亦巨大,發現黑洞並非漆黑一片,而是會發射出一種能量,後被稱為「霍金輻射」,推翻了科學家之前認為黑洞只會吸入物質及電磁波的觀點。
摘錄自香港經濟日報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