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近觀》三孩政策「出世」 誰願生孩子?
09/06/2021
作為計劃生育的「結晶品」,80後和90後萬萬沒想到:能在有生之年迎來了二胎和三胎的放開。在六一兒童節的前一天,國家宣布放開三孩政策。不僅父母催你生小孩,國家也在催你生小孩。對於三孩政策,小記身邊的朋友,群嘲的、自嘲的比比皆是,就是沒有拍手叫好的。
「生三孩?我一孩都不願意生。」對再生一胎充滿了焦慮和不確定,是普遍的常態。網民對「民不聊生」這個舊詞作了新的解釋:指現代人因生活壓力過大,沒有生育孩子的意願,連聊一聊都不願意。
生三孩不能指望中產階級
國家全面放開二孩政策是在2016年,距今才約5年時間。三孩政策就提上日程,突顯老齡化、少子化、低生育的問題困擾著中國。5月11日,中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姍姍來遲,盡管中國人口總數「險守」14億人,但是,專家都不得不承認,如果按目前情況不改變,中國人口紅利期進入尾聲。就在同一個月,中央政治局5月31日的會議宣布三孩政策。生不生孩子這個看似私隱的個人和家庭問題,影響著中國發展的當下和未來。
在離婚率愈來愈高的中國,想要三孩,或者需要先問幾個問題,「大寶二寶同意嗎?」「老公靠譜嗎?」最重要的問題是「經濟條件充許嗎?」
有人說,生三孩不能指望中產。在城巿工作的中產們,很多都不願意多生小孩,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希望小孩有良好的教育。現實的打擊卻是天價學區房、培訓班、保姆和家教花費驚人,也衍生了層出不窮的雞娃方式。除了教育經費,家裏的人變多了,換房、換車也要跟著提上日程。房子最好要100平方米以上,4-5個房間的最好,少了容易發生家庭矛盾。車要七人車最好,要不然一家出遊還要分兩輛車。
另外,事業成功的女性,不少都不能接受到了年齡就嫁人,在家中相夫教子,希望繼續工作來肯定自己的價值。中產育齡婦女面臨多重困境,尤其是職場上被隱形歧視不在話下,明眼可見的歧視也不少。近期泡泡瑪特就因此事衝上微博熱搜,公司在招聘面試表格上有一項為:近期是否有生育計劃(限女性)並要求填寫計劃時間。事後公司緊急道歉收場。三孩政策可能讓女性面臨更大的就業壓力,極需完善生育休假制度、生育保險制度、稅收、住房等支持。
年輕人生育意欲低,主要由於生育成本過高、女性職場歧視等憂慮(資料圖片)
富人和窮人最可能多生孩子
既然中產指望不上,那誰最有可能多生小孩?很有可能是一頭一尾。頭部是富人階級,尾部是窮人階級。富人階層願意多生小孩是社會常態。內有家財萬貫要繼承,外需子嗣穩固家族地位。在計劃生育時代,富人有選擇在國內生育交二三十萬超生費的,也有很多是出國生二胎三胎。多生小孩對富人來說是穩賺不賠的生意,多生幾個都養得起,如果在孩子培育出人才,生意還能開疆拓土。
還有就是農村偏遠地區的人。農村地區大多思想守舊,抱著「重男輕女」、「傳承香火」、「養兒防老」的傳統思想,多生幾個也要追男孩,還指望孩子成龍成鳳後帶領全家奔小康。加上農村小縣城培養小孩的成本沒有城巿那麼高,不存在學區房的問題,生育相對來說阻力較小。
農村的教育條件無疑較差,資源也貧乏。農村孩子面臨問題是甚麼呢?首先在農村長大,童年可能是留守兒童,上進的孩子靠著自己奮鬥讀書,考上優秀大學,去城巿工作,娶了城巿的女生,成為一個被譏諷的「鳳凰男」,或著成為「小鎮做題家」,即出生小城鎮的青年在中學埋頭苦讀,擅長應試,通過高考一路披荊斬棘考入名牌大學以後,以為從此人生開掛,但事實人生卻是遭遇了更高等級也更嚴酷的競爭。
有能力離開農村的終究是少數,農村孩子長大的歸宿更多是職業教育。就在6月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近日初次提請審議。修訂草案明確了職業教育的定位,規定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意欲為小鎮青年帶來更好的出路。
三孩政策來了,街上一拖二的情景未知會否被一拖三取代(黃燕明攝)
最近一個視頻在流行,一群老年人在車上快樂地合唱由著名交響樂《歡樂頌》改編歌曲,歌詞是:「愛國就該多生小孩,一胎二胎到七胎。」愛國不是一句口號,需要有實際行動。愛國從多生孩子做起。
撰文:經濟通通訊社駐京記者黃燕明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