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化成社會趨勢,對醫療體制構成負擔。要緩解醫療資源不足的壓力,醫療科技便起重要作用,尤其人工智能技術(AI)不斷創新,大大促進智慧醫療、遠端醫療的發展。然而,醫療服務必須做到以人為本,如何將冰冷的科技與人性化服務結合,正是關鍵所在。於2019年創立的訊智醫療有限公司(下稱訊智醫療),便集結專科醫生、醫療機構管理人員及科技專家的經驗與智慧,致力開發及應用先進的醫療科技及人工智能,以實踐「智慧醫療,自當以人為本」理念,因而獲頒「2022智慧生活夥伴大獎」智慧出行類別「傑出遙距醫療及個人健康管理應用程式」殊榮。
本身為神經外科專科醫生的訊智醫療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黃偉基醫生,分享訊智醫療的創立時提到,早於2018年在機緣巧合下認識內地前沿人工智能(AI)公司「科大訊飛」,了解到其AI導診技術對內地基礎醫療及問診諮詢的幫助,因而構想出線上線下結合的醫療模式。「內地人口龐大,數據豐富,對發展AI醫療技術大有幫助。目前內地的AI醫療諮詢技術漸趨成熟,病人在正式求診前可與機械人溝通,輸入症狀即初步分析出可能出現的健康問題,幫助患者物色合適的醫生。」
線上線下無縫對接 港醫療模式延伸內地
黃醫生續指,本港基礎醫療水平固然較高,不過病人有時未必了解自己的情況,反而有機會耽誤治療。「舉例說,不少乳癌病人以為要向婦科醫生求醫,其實他們需要的是專治乳房科的外科醫生。而透過AI技術給予初步分析和諮詢,本地病人對自己的病情有初步了解,較容易尋找合適的治療。」另一方面,日趨完善的網絡技術配合AI科技,亦大大提升遠端醫療服務的可行性;尤其內地中央政府大力推動大灣區發展的前提下,訊智醫療亦將目光放向大灣區。
惟單靠科技的提升不足以完善服務體驗。要做到人性化、具溫度的醫療服務,還需前線的服務經驗。加上本港與內地病人始終對香港醫療體驗較具信心,訊智醫療遂於2019年引入科大訊飛為策略投資者,採用其AI技術的同時亦建立自己的專業醫療團隊,將本地醫護經驗融入當中,務求線上線下無縫對接,令整套系統本地化,長遠將香港醫療模式與制度推向大灣區。
研應用程式 加強醫生病人溝通
為此,訊智醫療於2019年落戶數碼港設立科技中心,翌年更獲數碼港立為孵化機構,致力實踐優質的數碼化和遠端專科治療。訊智醫療設計了兩款應用程式,分別供病人與普羅大眾,以及醫療團隊與醫院採用。而主要為病人和普羅大眾而設的應用程式「訊港醫」,便為他們與醫療團隊提供更便捷的溝通渠道。
黃醫生闡釋:「透過『訊港醫』,市民或病人可經AI初步析自己的情況,然後用程式預約醫生,並可做到視像應診,方便跨境或遙距醫療。無論術前評估或術後護理,都可跟進。而整個視像應診過程都會錄影,並加密處理,作為醫療報告一部分。」他補充,在訊智醫療開發的系統下,每名病人都有自己的檔案,而醫生與病人的溝通均會在有關檔案內進行,故不會出現發錯訊息,或資料有誤的情況。
藉科技提升效益 以專業優化服務
本地私營醫療服務另一難題,就是病人的病歷、藥物、醫療報告或掃瞄影片,甚至小朋友的針紙等醫療紀錄,沒有一個平台收集,病人求診時又攜帶不便,醫生與病人會面亦要費時翻閱。在訊智醫療的系統下,病人所有醫療紀錄均會儲存於雲端系統,讓醫生問診前可先了解病人病歷。倘若有需要,醫生可在病人授權下將有關紀錄分享與其他醫療機構或醫生,從而提升醫療效益。
據悉,「訊港醫」推出至今已漸為人接納並採用,尤其內地病人十分樂意透過此應用程式向港醫作初步諮詢。不過黃醫生強調,訊智醫療採用嶄新的「智慧導醫 + 線下診療」模式,除致力發展線上醫療技術,亦積極拓展實體醫療服務。於今年10月,公司旗下位於尖沙咀的訊智醫療中心便正式投入服務。「我們的團隊由多位香港註冊私人執業專科醫生組成,擁有多年行醫經驗,且來自不同的專科領域,對需要跨專科會診或轉介的患者,可提供更迅速和精準的治療安排。加上部分醫生取得中港兩地的執業資格,有利我們發展跨境醫療。」
事實上,這只是訊智醫療的起步點。黃醫生表示,未來公司會積極增設服務點,期望於深圳、中山,甚至大灣區不同城市都有訊智醫療服務中心。「我們會逐步在中港兩地擴充醫療團隊,並建立內地由港人參與或管理的醫院之網絡,以滿充內地居民及內地港人的醫療需求。與此同時,我們設計『訊港醫』應用程式及整個AI醫療系統的最終目標,不只是提供問診、預約等服務,而是發揮『健康管家』功能,透過結集用家的健康紀錄、家族病歷史等資料,做到人工智能分析,預先作出提醒,使疾病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