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邊隨筆》8月19日內銀A股又新高。
支持內銀上升的動力主要來自保險資金和ETF(即大、中、小戶的資金),據《金融界》
有位作者靈犀投研道:
保險資金的大規模流入是推動銀行股上漲的重要力量。根據國家金融總局數據,截至
2024年6月,保險公司保費收入累計同比增長10﹒65%,保險資金運用餘額較年初增長
9﹒62%。更值得注意的是,財險和人身險合計持有的股票和基金規模較年初分別增加1,
369億元(人民幣.下同)和1693億元。在險資重倉股中,銀行持倉佔比高達48﹒3%
,較年初提升0﹒8個百分點。這表明保險資金對銀行股的偏好度不斷提升,為銀行板塊帶來了
可觀的增量資金。
除了保險資金,ETF也成為推動銀行股上漲的重要力量。截至8月16日,年內股票型
ETF淨流入約6293億元,其中寬基類ETF淨流入6359億元。尤其是跟蹤滬深300
指數的ETF產品,年內淨流入高達4477億元,佔全部寬基淨流入規模的70%以上。作為
滬深300指數中的第一大權重行業,銀行自然成為ETF資金配置的重點。這種資金流向進一
步強化了銀行股的上漲動能。
但投資者要留意,這個險資與ETF的推力,可以是當前「資產荒」(即是無乜好買)下的
結果。一旦價推過頭,就要打住。
要內銀股升勢持續,要靠其業績,內銀第二季度的業績會成市場關注點。《財聯社》有作者
胡家榮引用了高盛、大華繼顯兩家券商所給出的研判,可助大家參考:
對此高盛和大華繼顯這兩家券商給出不同的觀點。儘管這兩家券商對內地銀行股的業績預期
存在差異,兩家券商均認為內地銀行股的估值具有吸引力。他們共同指出,銀行股可能面臨淨息
差收窄和信貸成本增加的問題,這可能導致派息低於市場預期。
高盛在其最新報告中對覆蓋的內地銀行股第二季度業績預測進行了小幅調整。由於上季度撥
備回撥減少,預計這些銀行的撥備前經營利潤和淨利潤平均分別下調1﹒6%和0﹒2%,導致
同比分別下降3﹒5%和1﹒4%。
同時考慮到淨息差的收窄,高盛也下調了這些銀行2023年至2026年的撥備前經營利
潤和淨利潤預測,分別為1﹒8%和0﹒9%,並將內地銀行H股的目標價平均下調了2﹒4%
。盡管如此,高盛仍維持對建設銀行(00939)「買入」評級,認為其資產負債表較為強勁
,能夠支持其派息。
高盛還指出,內地銀行的每股派息可能低於市場預期,派息比率也可能降低。該行不排除銀
行可能使用儲備資本來增加派息,以保持下半年全年派息的穩定,但由於淨息差減弱和信貸損失
增加的影響,認為這種可能性較低。
他們預計內地銀行的淨息差不會穩定,反而可能面臨更大的下行壓力,主要是因為資產收益
率下降和存款成本節省減少。此外,預計內地銀行將對資產質量採取更審慎的態度,第二季度的
撥備回撥可能會減少。
大華繼顯預測二季度內地銀行業績或超出預期
大華繼顯在近日研報中指出,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數據指出,由於資產負債表增長
放緩,內地金融機構第二季度的盈利增長乏力,但淨息差和資產質量的壓力正在減輕。由於債券
市場的看漲,非利息收入可能會帶來正面的驚喜。
他們認為,內地銀行第二季度的業績整體上將超出預期,主要得益於更穩定的淨息差表現、
淨利息收入可能帶來的驚喜,以及較低的信貸成本。因此維持對內地銀行的盈利預測,並認為內
地銀行股目前的估值仍然具有吸引力,派息率在6%至8%左右。
同時,大華繼顯也預計內地銀行的每股派息可能低於市場預期,派息比率可能會減少,且不
排除銀行可能使用儲備資本來增加派息以保持全年派息的穩定,但受到淨息差轉弱和信貸損失增
加的影響,認為這種可能性較低。該行預計內地銀行的淨息差不會穩定,反而可能面臨更大的下
行壓力。
*內銀高息長線吸引*
有貨或無貨的投資者怎辦好?
7月25日筆者有文《買內銀?》,今周一8月19日筆者有文《內銀見歷史新高》。這個
月內,內銀迭見新高,就使筆者有點高處不勝寒之感。
既然怕高,又考慮到高盛的「淡」話,可能要趁高減些磅,待見內銀第二季業績後再定後向
。如今時未有內銀,則又不妨買一兩手,畢竟減息勢可成,長線言,內銀所派的高息,是吸引的
。
又賣又買,點呀!
哎!咁即是食飽(一早買齊內銀)就要消化下,肚餓(手無內銀)就應該慳慳地食兩餸飯,
好過眼光光。畢竟,在阿爺對A股的努力扶持下,買內銀,長線言,好過做定期。
《資深投資者 石鏡泉》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青少年自殺率上升,如何分辨求助訊號?社工分享陪伴的重要性►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