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樁普及增便捷 零碳規劃加快推
11/10/2023
電動車在港愈漸札根,發展商希慎昨與美資龍頭Tesla宣布,設立港島最大型充電站,中資巨擘華為本月內亦將引入超級充電樁,制式更為兼容並包。本港要達成2050年碳中和目標,務必確保交通運輸捨棄汽油、改行新能源,而電能車要更全城風行,持續不斷增加充電樁柱堪稱關鍵,換車、電力優惠亦起重要角色,特區政府宜擷取近鄰所長,積極推動新基建邁步向前。
建電樁應需求 商住同可吸客
銅鑼灣利園區停車場充電器將增至165個,當中15個為亞洲首度引進的新一代超級充電器V4,15分鐘已可補充最高275公里的續航距離。希慎解釋,騰出區內罕有車位予充電功能,是希望為環保、綠色出行及減碳盡責任,回應社會需求,亦相信有助帶動人流。
雖然《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定下的2025年不少於5000個公共充電器目標,提早達成,但驀然回首,港府顯然與英國等地一樣,低估了需求。截至今年6月,全港共有6142個充電器,登記電能私家車卻已急增至約6萬部,意即每10輛車才分得1個電樁,恐更愈趨僧多粥少。
事實上,不僅大型商場提供便捷充電服務,有助吸引車主停泊購物,有拿取公帑資助加裝充車設備的屋苑反映,住宅業主在租賃、銷售市場也更有競爭力。
Tesla的V4,以及華為的全液冷超級充電樁,最大輸出功率均達600kW,1秒可充電1公里,等閒高一般「快叉」逾十倍,有所謂「一杯咖啡,滿電出發」的講法。華為更強調,自家新樁匹配所有車型,不同品牌的私家車和商用車,俱可做到來車即充。
即使實際輸電速度會略設限,以免折損電池壽命,「搵食車」司機仍可大幅減少因為停車削減收入,新技術理論上有助港府推動石油氣的士轉用電能等綠色運輸大計。
問題是,今年首批10個的士專用快充,選址偏遠的西貢和大嶼山,來回市區已要耗掉1成電力,有礙「電的」普及。更甚者,環境局已公布或研究的基建升級方向,僅涵蓋中充和快充設施,似乎尚未涉及超快充,最怕當局意會到要追趕大勢時,又有一輪折騰和浪費。
港待畫路線圖 深訂進取目標
去年施政報告表示,環境局最遲2025年要完成電能公共交通和商用車路線圖,以及氫能運輸長遠策略,固然有助釐清優次、分工,但這比起深圳上月申明,明年底要加快建成45萬個充電樁、175座超級快充站、85個電動車電能回輸電網(V2G)示範站等等,已慢了不知多少拍。
正當港府準備開始在公營停車場收充電費,明年煞停電動車一換一計劃,深圳近期額外提供了1萬元人民幣換車補貼,廣州也為電車每天提供一定免費泊車時數,推廣之心顯然更為進取。
運輸佔全港兩成碳排放,確保各式綠色低碳運輸有充足配套和採納誘因,對全城可否達至碳中和至為重。
與此同時,新能源運輸與5G發射站、以至超算中心一樣,都是當今世代必不可缺的重要新基建,當局惟有好好與商界協調,充電樁制式速度,與電能車或油站的比率等細節,確保資源用得其所,本港的國際競爭力才可以不斷提升。
樂本健【雙11感謝祭】雙重優惠、多買多賞►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