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規劃再邁前 港抓機遇紓矛盾
29/12/2023
中央政府近期為粵港澳連發多份政策文件,既替大灣區共建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劃下路線圖,亦為前海敲定總體規劃,繼河套區後再次力推深港融合發展。大灣區追風逐電地邁進,固然會為港企和專業人士帶來龐大機遇,但特區政府也要快馬加鞭,推展法規和基建配套,演好企業「引進來、走出去」的跳板角色,且從速與近鄰釐清競合關係,才可全面達致互利共贏。
放寬行業准入 前海明確惠港
國務院本周初所公布的大灣區三年行動計劃,強調要深化粵港澳合作,爭取基本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營商環境制度。它挑明將取消港澳企業在負面清單外領域,招標投標、政府採購和權益保障上所面對的差別化待遇,亦準備研究再取消或放寬港澳投資者的資質要求、持股比例和行業准入等。
對港企來說,大灣區是增長快、人口多的龐大市場,但個別產業要北上發展,仍然受限。在前海總體發展規劃,與香港對接之心顯而易見。文件列明電訊、互聯網、教育、文化等領域,均會有序對外資開放,還承諾堅持依托、服務香港,實施好當地新產業用地向港資傾斜的政策,並建立健全機制,在重大規劃、產業發展等領域聽取香港意見。
有別前海已儼如核心商區,中央可定下2025年容納1.1萬家港企、1萬名就業港人等進取目標,港府在與深圳銜接上,無疑緩慢滯後。不少範疇幾從零開始的北部都會區,便在昨天方能公布加快發展的原址換地新安排。
香港是全國唯一普通法司法管轄區,有客觀優勢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把海外公司引進來。只是,特區政府僅放眼明年上半年提立法建議,方便外企遷冊來港;便利內企在港設立地區總部的措施,更暫沒進展。
特首於施政報告強調,本港要發展「總部經濟」,當局隨後亦成功招攬阿斯利康、寧德時代等行業巨頭落戶。不過,統計處最新報告顯示,駐港的地區總部數目2019年後連年下滑,至今已減少13%或205家,連內企亦罕有按年跌了4家。
從國家大局和大灣區發展角度看,前海愈能學習借鑑本港法制和專業服務等長處,愈能帶動整個華南增長,但當地每引進一家國際企業或組織,也意味本港可能相應少了一家,難免影響創造就業和稅收,以至減少依賴賣地的轉型願景。
如今本港專業資格逐漸可在大灣區通行,當事人亦獲補貼至僅須付15%所得稅,毫無疑問會令北上打拼更加吸引,特區政府卻亦需要尋求填補所流失的人才和稅款。
在航運發展方面,前海總規尋求提升深圳西部港區集裝箱吞吐量、打造大宗商品貿易集聚區,及深化國際船舶登記制度等,與本港運輸局剛公布的海運及港口發展策略,看來是競爭大於合作。
建立健全溝通 減競爭求共贏
另一方面,葵青、鹽田和南沙等眾多一流港口,以及更多其他經濟範疇也要成功磨合,創造最大發展動能。
由本港與東莞、珠海在航空客貨運輸的多式聯運可見,大灣區各市的優勢互補方興未艾,發展潛力無限。
港深廣三大經濟引擎的競合關係,目前仍待理順。粵港澳11市顯然不能各自為政,廣東省和廣深港等主事官員,以及商企必須更頻繁聚首討論,同心掃除眼前的潛在矛盾。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