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展望-大破大立】中美「國運」之爭 「關稅人」全球撩交打
20/12/2019
如果要用一種顏色描述2019年的世界,或許是紅色警號--多國示威、脫歐死線、驢象黨爭;也或許是黑色幽默--貿戰四起、波音停飛、特金相會……這一年,世界原本的合作、有序、可預測,似乎全被對抗、紛亂、反覆無常所替代。惟大破之後會否大立,如同經歷地震海嘯或火山噴發後,誕生一片新新世界,2020會否有綠色希望在前?
從去年3月華府啟動「301調查」起計,中美貿易戰已擾攘逾18個月(iStock圖片)
今年全球政經的頭條新聞,當屬中美兩巨頭從競逐走向對抗,並引發數千億美元計的關稅戰、牽涉5G巨擘華為的科技戰、時隔25年再現「匯率操縱國」的貨幣戰。兩個最大經濟體之外,美國與歐洲、墨西哥、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印度,日本與南韓之間,關稅威脅你來我往,過去70年全球化進程確立的供應鏈面臨「大執位」。
科技、匯率牌亂飛 意識形態現新冷戰
先看中美,若從去年3月華府啟動「301調查」起計算,此場本質是地球村老大、老二「國運」之爭的貿易戰,已擾攘逾18個月。儘管兩國於12月15日關稅再升級「死線」前不到36小時宣布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但業已生效且未取消的關稅仍然規模不菲。
其中,美國對華額外加徵的關稅包括:2500億美元25%、1250億美元7.5%關稅;中國對美額外加徵的關稅包括:500億美元25%、600億美元5%-25%、750億美元(部分生效)5%或10%。
關稅戰之外,華府6月曬出對華為的出口管制實體清單;8月5日,人民幣棄守7算大關;同日,美國財政部時隔25年再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8月8日,北京一不做二不休,逾11年來首次將中間價歷史性地設於7算下方(7.0039)。
兩國不單於經濟、科技領域從合作共治走向對抗遏制,地緣政治大師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謂之「中美關係再也回不去了」;更隨美國副總統彭斯10月發布「新鐵幕演說」、總統特朗普12月初簽署《香港民主與人權法案》等,於意識形態領域漸滑向新冷戰邊緣。
從飛機到汽車 美歐「復仇」記未到頭
自詡「關稅人」的特朗普,於2019年全球「撩交打」。先是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4月提出對110億美元歐盟商品加徵關稅清單,以報復歐盟對空中巴士補貼;歐盟隨後「晒馬」對美200億歐元貨品徵稅清單。
隨後5月,美歐爭拗從飛機轉至汽車,特朗普據「232條款」調查威脅對歐盟汽車及零部件加徵關稅;歐盟再以350億歐元美國商品加徵額外關稅「反威脅」。雙方一輪互嚇之後,卻突然於7月宣布達成共識,共同努力達至零關稅、零非關稅壁壘,以及對非汽車類產品實施零補貼。
不過休戰未幾,爭端再隨10月世貿裁定空中客車公司接受違規政府補貼,允許美國對總值75億美元的歐洲貨品加徵關稅而升級。10月18日起,美國對法德英西聯合製造的空客飛機加徵10%關稅,對法國紅酒、意大利乳酪、蘇格蘭威士忌、德國工業品等加徵25%關稅生效。歐盟預言,將在明年初世貿就波音爭議作出裁決時實施報復。
進入12月,美國再以法國開徵數碼稅令美國科企受不公平影響為由,預告擬對法國紅酒、手袋等24億美元商品徵收100%關稅反制。
生於亂世 美韓、美日、美墨加簽貿協
此外,關稅威脅還包括美國6月以打擊非法移民不利為名,威脅對墨西哥全部輸美商品加徵5%關稅(現無限期擱置);6月取消對印度近56億美元貨品的免關稅優惠;12月以巴西和阿根廷操縱貨幣貶值,損害美國農民利益為由,聲言恢復向兩國的進口鋼鐵與鋁材加徵關稅等。
另一邊廂,日韓兩個東亞近鄰也關係交惡,先是日本7月突然宣布對出口至南韓的三項關鍵電子原料加強管制;南韓隨即8月宣布對三菱電機等4家日本企業合計處以92億韓元罰款,並決定不再續簽《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日本隨後則將南韓從信任貿易夥伴白名單中移除。
不過,貿易戰烽煙、關稅威脅此起彼落之際,《美韓自由貿易協定》、《美日貿易協定》、《美墨加協定(USMCA)》分別於1月、9月、12月簽署;中美已經商定的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預計2020年1月於華盛頓簽署;而中國力挺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亦預期將於明年初正式成事。
世界大同的全球化多邊機制式微,擇鄰抱團的雙邊協定興起,區域分工轉型、洗牌,或才剛剛開始。
撰文:俞瑾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