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近觀|落寞的世貿天階
09/09/2024
跟前門等旅遊熱門商圈相比,位於北京東三環附近的CBD商圈,卻是冰火兩重天,尤其是世貿天階,今年以來,愈來愈多空空如也的商舖,稀稀落落的人流,蕭條和冷清的氛圍,讓人震驚。要知道世貿天階位處北京的CBD,也是北京最繁華的地帶,並不是四五環的偏遠地方。曾經喜歡到世貿天階逛街的人都會生出很大疑問:為甚麼變成這麼蕭條呢?
曾是北京繁華浪漫象徵
世貿天階興建於2003年,落成於2006年,據說瞄準的是2008年北京奧運商機。在世貿天階的西門,立著一塊很大的牌子--「全北京向上看」。天階大屏曾是年輕戀人們彰顯「我有多豪、我有多愛」的求愛聖地,堪稱北京繁華浪漫象徵。
世貿天階如今遊客稀少;西門立著一塊大牌子--「全北京向上看」。(黃燕明攝)
小記第一次來世貿天階記得是2011年,第一次出差來到北京,特地坐車去世貿天階吃晚餐。猶記得坐著旅遊大巴,一下車的第一件事,就是抬頭對著那塊巨大的天幕打卡拍照。那時候的世貿天階遊人如鯽,連帶著有賣氣球的、賣水果的、賣玩具的商販穿插在擁擠的遊人中,一輛輛黑車、黑三輪停在東西兩側門口攬客,熙熙攘攘,熱鬧不斷。
作為北京早期網紅購物中心之一,可以說曾經火爆至極。世貿天階從開2006年開業以來穩站北京潮流生活的頂端,也是北京名副其實的「首店收割機」。世貿天階早期定位高奢,當時其市場部人士豪言:「我們寧可空置,也要保持個性。」
開設ZARA北京首店、店面最大UNIQLO
ZARA北京首店2007年開始在世貿天階營業,見證世貿天階盛轉衰,是僅留下撐場面的大連鎖品牌。(黃燕明攝)
世貿天階南街最醒目位置是ZARA北京首店。該店於2007年開業,也是北京為數不多的三層大店。2014年開業的UNIQLO是北京當時店面最大的店舖,以及Air Jordan也是勝道代理商店舖當中級別最高的,這幾家店至今仍在營業,但也只剩下這些店撐場面了。
世貿天階曾經擁有的北京第一家馬莎百貨、北京第一家MISS SIXTY旗艦店、首家綜合品牌高級名錶店Tourmeau、第一家雅詩蘭黛旗下的美妝M.A.C單體店以及PUMA首家概念店,現在已經消失不見。
曾經火爆一時的金錢豹自助餐飲、上海小南國等知名餐飲品牌早已閉店。馬莎2017年正式集體退出中國市場。北街北側巨大的巴黎貝甜旗艦店早就人去樓空,該店舖在2016年正式升級為國內第二代全新形象店,僅僅存在了2年,在2018年便已閉店。如今的世貿天階,已不是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
世貿天階空置率甚高,一眼看過去,感覺只是蕭條。(黃燕明攝)
疫情之前,世貿天階已轉型,除了ZARA、H&M、UNIQLO,其餘店舖多是美容美髮護膚、照相館、兒童早教、眼鏡店、健身房,更多是為附近居民服務。疫情之後,勝道運動大賣場、不少餐廳都消失不見了,大量店舖閉店,許多空舖出現。隨著南街夜夜笙歌的胡桃音樂餐廳、走高檔路線的日料店黑松白露退場,三樓和四樓基本上都空置,僅剩二樓有少量店舖營業。化妝品店SEPHORA關門,地舖的空置率也不低,至今,這些舖位仍在招租。一眼看過去,感覺只是蕭條。
現在的世貿天階,只留下幾個大連鎖品牌撐場面,頭頂的那塊大屏還在,只是感覺燈光暗淡了許多。南街的室內空地上經營起孩子玩的繩網陣。「全北京向上看」已成時代回憶。整個街區最有人氣的,只剩下B1層的平價餐飲區,以及今年新搬進B1的盒馬鮮生。夏夜的晚風在吹,老人在這裏遛娃散步,吹出了寒意。
最文藝商場僑福芳草地整體空置率高
僑福芳草地被稱為北京最文藝商場,從地下三層直通天花板的佛光普照藝術品曾是打卡熱點。(黃燕明攝)
有人認為世貿天階之所以沒落,是因為沒有地鐵直達,但在北京CBD商圈,世貿天階並不是孤例,還有不遠處的芳草地、藍島大廈、建外SOHO、富力廣場,這些商場都距離地鐵站更近,有的就連接地鐵出口,卻同樣面臨著,即使重新裝修整改,商舖空置率仍不斷增加的問題。
北京僑福芳草地是曾經最潮最IN的藝術商業綜合體,可說是北京最像藝術館的商場,僑福集團第二代掌門人黃建華歷時十二年打造成收藏品後花園。文藝氣息十足。在這裏找不到很多連鎖品牌店,更多是輕奢或小眾品牌。
商場的每個角落,都能發現一些象徵意義很強的雕像、藝術氣息爆棚的畫作、從地下三層看到直通天花板的佛光普照、超長的步行吊橋和倒掛的大鯊魚,都令前來逛街吃飯的顧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目前僑福芳草地整體空置率較高,前面文章提到,其中2家跑路的米芝蓮餐廳就是在芳草地,隨著米芝蓮餐廳離開到現在都沒有新的店進駐,宣布華北地區全線結業的鼎泰豐其中一家分店也在芳草地。
中秋精心布置但客流稀少。經歷米芝蓮餐廳跑路,鼎泰豐退租,芳草地難逃空置率增加命運。(黃燕明攝)
有人說CBD商圈正在經歷形象老化,也有人說是電商衝擊實體商業,還有人說新開的大型商場太多,競爭太過激烈,很可能是多種因素影響下的結果。網友的總結可能是真相:「存款高築,消費謹慎,擔心被裁,無心逛街。」
撰文、攝影:經濟通駐京記者黃燕明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