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標路遙】機構紛料中國次季GDP增約1%,全年增4%目標難達
14/07/2022
內地今年第二季GDP將於15日公布,在經歷大規模抗疫封控後,機構普遍對內地的經濟預測謹慎。外資大行對第二季的經濟增速預測在1%上下,同一季度GDP增4.8%相去甚遠。至於全年的經濟增長,多數大行調低至4%或以下,幾乎一致認為難達到中國官方定下的5.5%目標值。人行官員亦直言,儘管中國經濟在下半年將出現強勁反彈,但5.5%的目標仍難實現。
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6月中旬時提出「新冠商業周期」(Covid Business Cycle, CBC)概念。他指出,由於內地疫情的不確定性,CBC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顯得相當隨機。儘管第二季內地推出了大規模的刺激舉措,但伴隨著感染者數量再度增多、以及更具傳播力的奧密克戎BA5變異株的出現,中國進入「新冠商業周期」下行期的風險在升高。
「清零政策」走向決定中國增長前景
內地新冠疫情在第二季擴散,封控措施大幅加碼,多家大行因而多次下調預測,並指「清零政策」成為影響經濟走勢的最大變量。
瑞銀投資銀行將第二季GDP預測由原先估計的增長3.3%降至1.4%,該行預計,下半年經濟將有明顯反彈,認為中央會微調防疫政策,減少對運輸物流的影響。不過在缺乏退出「清零政策」的路線圖之下,削弱消費者及企業信心,料第三季反彈力度較弱,因此將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測從之前預測的4.2%下調至3.0%。呼籲投資者留意中國改變「清零政策」的訊號、超預期的大型刺激措施、房地產發展。
高盛則下調中國第二季GDP年增速預測至1.5%,明顯低於之前預測4%;考量到第二季疫情對經濟造成的損害,預計全年GDP年增4%,低於之前預測4.5%。報告中強調,即使是這種較低的增長預測也包含了以下假設,即未來新冠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房地產市場開始改善,政府在未來幾個月透過基礎設施支出提供實質性政策以抵消影響。
瑞士私人銀行瑞聯銀行預測認為第二季GDP將按年收縮1.0%,但實際表現也有機會優於該預測。該行指出,內部消費在6月展現韌性,而社融增量加快增長,亦有望支持GDP在第二季增長0.0-1.0%。若當局推出的財政和貨幣政策能夠提供足夠支持,同時逐步重啟經濟,相信中國經濟活動在今年下半年回穩至按年增長約5.0%,維持預測中國經濟在2022年全年將增長3.7%。
外資對下半年經濟看法分化
6月疫情逐漸趨穩,封控一定程度放寬,惟有大行仍存疑慮。惠譽指出,考慮到內地放鬆疫情調控措施步伐審慎,將對內地經濟增長預測由原來的4.3%降至3.7%。惠譽預期,內地各項活動指標將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恢復,2023年經濟增速將達5.3%,但中國政府何時放棄現行的「動態清零」政策,尚存很大不確定性。惠譽認為,中國嚴格的防疫政策可能至少持續至2023年,而且放鬆幅度不會太大。
面對傳染力更強的新變種病毒,中國自3月到現在仍未走出新一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陰霾,在現行動態清零政策下,防疫措施難以大規模放寬。(cns圖片)
也有大行看法樂觀,認為在政府財政和貨幣政策支持下,下半年經濟將回穩。花旗認為中國經濟的至暗時刻或已過去,預計經濟增速下半年恢復到5%左右,全年達到3.9%。同時上調2023年增速預測至6.1%。
中國銀行研究院則認為,中國經濟面臨的「三重壓力」持續增大,供需雙雙下滑,市場預期惡化,預計二季度GDP增長1%左右,考慮到疫情不確定性,悲觀、基準、樂觀三種情形下,預計全年GDP分別增長3.2%、4%、4.7%左右。
內地經濟學家料復甦呈「W型」
值得關注的是,部分內地經濟學家對第二季的預測更為謹慎,不少經濟學家認為,今年的經濟恢復不似2020年的「V型」,而將經歷「W型」復甦。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王一鳴早前直言,儘管經濟在今年下半年將會出現強勁反彈,但預料中國將難以實現5.5%左右的全年經濟增長目標。
6月份中國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反彈至50.2,高於上月0.6個百分點,在連續三個月收縮後重返擴張區間,但仍低於預期。(cns圖片)
國家信息中心總經濟師祝寶良指出,同比還是環比速度,經濟恢復會慢於武漢解封後出現的V型恢復速度,預計二季度經濟增長0.5%左右,全年增長4%左右。
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課題組報告認為,基準情況下預計二季度經濟增長0.8%,樂觀的情形能到1.3%。由於Omicorn較強的傳播性,以及內外環境的變化,預計復甦進程可能比2020年更加脆弱,最終呈現出非對稱的「W型」復甦的特徵。
同樣提出「W型」復甦的還有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他表示,2020年經濟恢復的主要動力在信息技術服務業、房地產業、出口這三個領域,目前這三大領域的動力都存在不足,將影響經濟恢復進程。
撰文:經濟通記者吳迪
【你點睇】港鐵失倫敦伊利沙伯線專營權,你認為「國際化」遇挫的港鐵應否將重心轉移回本地?►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