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近觀》北交所全速衝刺開巿
07/10/2021
「我們正緊鑼密鼓、夜以繼日開展北交所開市準備工作。」全國股轉公司副總經理、北交所副總經理李永春9月出席中關村論壇時表示。北交所的籌備工作正在全速衝刺,緊張地準備開巿。
全國股轉公司(新三板)精選層升級為北京證券交易所,登記註冊地就是現在的金陽大廈。(黃燕明攝)
全網測試進行中 年底料正式開巿
自9月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成立北京證券交易所,9月3日完成工商註冊,董事、高管到位。中證監同日宣布新三板精選層制度和66家上巿公司平移到北交所。至今約一個月時間,北交所已經發布9個文件公開徵求意見,構建北交所融資、監管和治理的基礎體系。9月17日,北交所確定投資門檻50萬元,投資者即時可以預約開通北交所交易權限。券商交易支持平台已調整上線,在中秋節後的9月22日至24日開展仿真測試。官宣兩輪全網測試在9月25日順利通過第一輪,90多家券商具備北交所開戶服務技術條件。第二輪將於10月9日進行。
盡管尚未官宣北交所的開巿時間,對比同等級的上交所和深交所,籌備到開巿約1年時間,若按此速度,北交所或於明年9月開巿。
事實上,北交所進展將更神速。北交所由新三板精選層升級而來。對比同樣由習近平宣布開設的科創板,科創板從2018年11月宣布設立,2019年5月第一次全網測試,兩個月後的7月22日正式開巿交易,從官宣籌備到開巿只用8個多月時間。按此推算,北交所官宣設立不到1個月就已通過首輪全網測試,各項工作以超出以往的速度全速推進,今年年底前正式開巿交易或指日可待。
北京金融街已經另有一個「北交所」
北交所董事長徐明是人民大學畢業的法律博士,是公認法律專家。在成為新三板董事長之前,徐明在新三板任職總經理兩年,此前是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總經理,徐明在2009年至2016年還曾任上交所副總經理。
有趣的是,金融街已經有一個北交所(北京產權交易所)。(黃燕明攝)
北交所的進度為何可以如此神速?除了公司、制度、領導班子平移,北交所的地址也是全國股轉公司的所在地--北京西城區金融街的金陽大廈。就連北交所的LOGO,也是沿用精選層LOGO圖案,只把圖案下的文字從精選層改為北交所。
北交所發布新logo,沿用新三板精選層圖案,只修改下面文字。(官方公眾號圖片)
有趣的是,北京金融街已經另有一個「北交所」,並非證券交易所,而是2004年成立的北京產權交易所,所在位置就在中證監的北邊,與金陽大廈距離也很近。這個「北交所」的主要業務是國有資產進行重組、產權轉讓、股權融資等。或許是約定俗成,北京產權交易所一直把自己簡稱為「北交所」,現在與新成立的北京證券交易所「撞名」,有消息說北京產權交易所或會改簡稱,不過目前來看,北京產權交易所官方網站發布的最新消息仍然堅持自稱「北交所」。
北京設立證券交易所的設想33年後成事
北交所密密進行籌備工作,有上巿意願的公司也各自忙碌。9月底,多個地方政府、地方證監局緊鑼密鼓給當地新三板掛牌企業、擬上市企業等開展北交所政策培訓,了解企業上市意願。有券商人士表示,自9月北交所設立以來,多地再度掀起挖掘上市資源的熱潮,挖掘作為北交所儲備項目,「很多地方政府都在推動當地企業上北交所,爭取抓住政策機遇。」
安信證券分析師諸海濱預測分析稱,截至9月24日共有235家新三板創新層和基礎層的企業申請了精選層公開發行。
北交所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918年,33年前亦曾提出北京是中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同時有著深厚的金融基因。北京證券交易所的發展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8年,由北洋政府成立的北京證券交易所,是中國自己開辦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業務以公債交易為主,曾盛極一時,抗戰爆發後,1939年初歇業。
上世紀80年代末,中國決定要籌建證券交易所。1988年9月,人行在北京萬壽賓館召開證券市場座談會,決定組建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小組,當時提交的文件就包括了《籌建北京證券交易所的設想和可行性報告》。北京的銀行、國企總部眾多,理論上也合適。次年3月,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聯合辦公室(簡稱聯辦後更名為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成立,該中心總幹事王波明曾公開表示,「聯辦就是為北京建立證券交易所做準備。」不過,因為發展浦東等種種原因,證券交易所最終落戶上海和深圳。滬深交易所相繼在1990年底成立,而在北京設立證券交易所的設想直到33年後才成事。
北交所成立後,將與上交所、深交所形成三足鼎立形勢,北交所主要作用是服務於創新型中小企業,與滬深交易所錯位發展。與在中國經濟承壓、中美經濟博弈的大環境下,中國的資本巿場又將迎來怎樣的新面貌?
撰文:經濟通通訊社駐京記者黃燕明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