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展望-衝破迷霧】豬價飛天谷高CPI 滯脹風險不容迴避
19/12/2019
去年8月初內地首次發現非洲豬瘟疫情,不足一年已蔓延全國所有省份,累計銷毀活豬逾百萬隻,導致豬肉供應大減、價格大漲,有專家估計損失達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豬肉奇貨可居,百姓叫苦連天。內地多個省份先後推出補貼政策,撒下20億元「買肉錢」,又推出限價、限購等調控措施。商務部9月連續三次向市場合共投放3萬噸中央儲備豬肉,以保障國慶期間肉類供應。儘管11月豬價終有轉跌跡象,惟又到一年辭舊迎新,12月上旬生豬(外三元)價格掉頭回升,國家近期加大儲備凍豬肉投放量,已知投放量多達8萬噸。
豬肉價格今年10月達到巔峰的每公斤41元,年內漲幅曾高近2倍(Shutterstock圖片)
先來回顧一年來內地豬肉價格走勢:根據《中國養豬網》獲得的豬肉價格數據,今年1月1日生豬(外三元)每公斤13.9元,此後逐步攀升,8月突破歷史高點後,愈升愈有,至10月30日達到巔峰的每公斤41元,年內漲幅高達近2倍。不過11月開始,隨著中國解禁加拿大牛肉和豬肉進口,及國內產能逐步恢復,豬價見回落趨勢。當月生豬存欄環比增長2%,更是自去年11月份以來首次回升。
不過,豬肉價格經歷連續四周回落後,隨著元旦新春臨近,再有反彈勢頭,商務部數據顯示12月上旬生豬(外三元)價格環比漲7.3%。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月內再分兩批投放8萬噸儲備豬肉「救急」,投放量較9月顯著增加。值得關注的是,此輪交易的凍豬肉雖然品種較之前更多,惟均為國外進口,來自丹麥、德國、荷蘭、美國、法國、智利、英國等國家,顯示中國已真正進入了「豬肉慌」。
「豬通脹」來勢洶洶 明年初CPI或破5%
豬價飛天,亦為2019年帶來一個大熱經濟詞匯:豬通脹。今年1-2月,內地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漲幅仍處於「1時代」,3月起進入「2時代」,至9月成功企上「3」,10月跳漲至3.8%後未有喘息,11月同比漲幅高見4.5%,與2012年1月數據持平,創近8年新高。這其中豬價貢獻「功不可沒」,11月豬肉價格上漲110.2%,影響CPI上漲約2.64個百分點。
發改委預計,全年CPI漲幅在3%左右的預期目標範圍內。惟考慮到物價走勢翹尾效應影響和春節效應,明年初CPI漲幅可能較高。長江證券宏觀分析師趙偉認為,豬價上漲,除帶動食品漲價外,還可能通過推升生活成本,加大生產和服務價格上漲壓力,導致通脹形勢的不確定性上升。中性情景下,CPI春節前出現跳升,破5%的概率較大,甚至不排除破6%的可能;春節後CPI可能逐步回落,但仍要在4%附近停留兩個季度左右。
從目前措施看,增加豬肉生產顯然不足以平衡需求,因此不得不通過增加禽肉、水產品等其他肉類生產,增加中央儲備凍肉投放力度,及增加進口三種途徑,緩解供需矛盾。此外,為降低豬價對CPI影響,中金宏觀組曾於11月發布一篇名為《如何估算豬肉在CPI中的權重及其影響》的報告稱,2021年統計局調整CPI籃子和基期時,可能會下調豬肉權重。
CPI高漲PPI低落 滯脹隱憂不絕
進入11月,農業農村部多次吹暖風,稱能繁母豬存欄回升,生豬存欄下降也基本見底,統計局更援引數據強調豬價漲幅已大幅回落。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認為,豬肉價格連續回落釋放出積極信號,應該說供不應求的嚴重時期已經過去,供求關係正在不斷向好,豬肉價格逐步企穩回落可預期。
官方不斷釋出樂觀情緒,市場研究機構則更為謹慎。銀河證券認為,母豬補欄至生豬出欄需耗時10-12個月,當前存欄轉正並不意味著生豬供給的快速上行,明年中之前,生豬供給難以顯著增加;二是在非洲豬瘟疫苗上市之前,受養殖密度、疫情反復等影響,存欄並不能真正意義上的持續大幅回升。
話音剛落,陜西省幾日後就公布有9頭野豬死亡,其中3頭被檢驗出含非洲豬瘟病毒,是中國首例已發現的野豬感染非洲豬瘟病毒個案。事實上,若豬瘟問題短期無法根治,豬價或將成為長期「老大難」問題,CPI持續性高漲亦無法避免。於是,這將引發另一個更讓人擔心的問題:停滯性通貨膨脹(滯脹)。
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11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已連續五個月處於負值,經濟低迷及內需疲弱情況下,11月PPI環比表現亦由漲轉降,CPI與PPI的剪刀差進步擴大。目前較悲觀的預期是,PPI負增長可能還會延續一段時間,明年二季度後,當穩基建措施對改善需求起到積極作用時,PPI才會逐漸回升。當然,隨著中美落實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暫時休兵,市場普遍認為,這紙協議將為中國經濟止跌企穩爭取時間。
撰文:李菲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