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5/2024 13:30

【FOCUS】信貸放緩,焉知非福

  【FOCUS】M1(狹義貨幣)轉負,社融轉負,M2(廣義貨幣)新低,中國4月金融
數據周六(11日)甫一公布,即引發「崩塌」驚呼;非金融企業、住戶存款單月急劇縮水逾
3﹒7萬億元,亦掀起「錢去哪了」猜想。 從央媽的口風看,前者屬反應過度,後者或暗示資
產配置騰挪。
 
*央媽重融資需求「真實有效」*
 
  人民銀行公布,4月社會融資增量破天荒減少1990億元(預期:增1萬億元),為
2012年有數據以來首次;其中,政府債淨融資、企業債淨融資按年分別縮水5532億元、
2447億元;4月信貸數據則顯示,反映消費意願和買樓熱度的居民短期、中長期貸款,當月
分別減少3518億元、1666億元。
  政府、企業、個人齊齊對加槓桿態度保守,固然顯示實體融資需求待振,但貨幣供給端的
M2增速放緩至7﹒2%的有記錄以來最低,背後既有監管引導的直接作用,又有居民應變的間
接效應。
  證據之一是,央媽《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明言,「當前信貸增長已由供給約束轉化為
需求約束……當貸款投放超過實體經濟真實有效的融資需求時,不僅會使得低效企業長期佔用信
貸資源……也帶來企業資金空轉套利問題。」
 
*存款搬家或為尋求確定性資產*
 
  此無疑顯示,面對社融存量直逼390萬億大關、M2餘額突破301萬億,央媽貨幣投放
的關注重點已轉向「質」而不在「量」。此外,各銀行被勒令在4月底前完成「手工補息(突破
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攬儲)」整改,令過往貸款後再把錢存入銀行賺息差的行為收斂,亦產生存款
「擠水分」效應,推動M2增速放緩。
  證據之二是,跟M1增速負增長趨勢一致,4月非金融企業存款、住戶存款分別減少
1﹒87萬億
、1﹒85萬億元。與之對應,4月內地全市場理財產品規模粗略測算增長達2萬億元,上周五
(10日)發行的總額300億元國債亦再度上演「日光」搶購。還值得一提的是,內地客青睞
的「港險」公司之一友邦保險,首季新業務價值創13億美元季度新高。
  有何啟示?在經濟從過往依賴房地產向新質生產力轉型的過程中,借信貸流向推動出清和優
勝劣汰,借存款搬家尋找更具確定性的資產,社融告負和M2放緩,未必是壞事。

【免費講座】陸叔《2024 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講座► ►火速報名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 (價值$175)

【有獎問答遊戲】答問題即有機會贏取 新城市廣場Duffy與好友精美禮品

全新【Wealth & Health Club】隆重登場! 首次活動:陸叔《2024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財富與健康講座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說說心理話

Watches & Wonders 2024

北上食買玩

Art Month 2024

理財秘笈

關注四高危機!

春天養生食療

消委會報告

素食譜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