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計分利發展,妥當審核保公平
24/07/2024
小學課程改革在即,教育局將分拆常識為兩科,擬議其後首度把體育科納入小學呈分試。本地教育體制歷來過分重視「學科」,當未來學童體適能亦影響升中結果,有望合理鼓勵小童朝全人方向發展,長遠改善整體人口身心健康,惟必須廣納專業意見,確保考核公平合宜,放棄過時要求,且適度引入替代方案,以防過猶不及。
擺脫閒科觀感 可僅要求達標
按照現行機制,升中試總分為38,中英數各佔9分,常識、視藝和音樂分別貢獻6分、3分和2分。消息指出,未來總分不變,三大主科初步最快2026/27學年起調低至計8分,取代常識的科學及人文科各佔4分,視藝、音樂和體育則劃一計2分。
學界極受分數主導,今屆大學收生停止計算已取消的通識課後,高中生早將大部分精力轉投其他核心和選修科。同樣道理,體育表現開始影響升中後,家長或校方自然不再視之為「閒科」,有利小朋友在德智體群美五育更均衡發展,惟今後亦要嚴防另走極端,造成過分操練。
新冠疫情下,學童普遍廣用電子器材學習和消遣。衞生署發現,2022/23學年小學生的超重檢測率比疫前高約兩個百分點,達19.5%,小一生要戴矯視工具也升了4個百分點,至15%。
世界衞生組織近年曾警告,不分貧富,全球超過8成兒童和青少年活動量不足。世衞綜合研究建議,兩大群組日均應至少做60分鐘中高強度、以帶氧為主的運動,好處包括提升體適能、心臟代謝和精神健康,運動對學業成績和社會技能也有裨益。
本港教育局轉趨重視體育科,與政府其他政策取向,實在一脈相承。以醫衞局剛公布的帳目為例,2022/23財年主攻預防的基層醫療健康開支為896億元,不僅比20年前升了近4倍,相關花費佔醫療衞生經常性支出的34.5%,也創回歸以來新高。
世衞相信,幼年活躍者,成年後更可能繼續運動,意味絕對有利「治未病」。雖然巴黎奧運令港人尤其引頸以待精英健兒的表現,但實際上,文體旅局上財年共花約60億元推動普及體育,即逾8成體育開支是用於普羅大眾。
為免體育科計分出亂子,教育局務須有萬全規劃。假如當局僅旨在鼓勵學童保持基本健康,或可考慮參考高中公民科,只設「達標」和「不達標」,以免小孩又在新範疇面對逼迫催谷。
嚴防歧視爭議 淘汰落後考核
體育科按建議僅佔呈分試2分,未算特別吃重,但教育局仍是要充分諮詢中小學界,如小朋友先天身體稟賦各異,發育時間亦有先後,簡單按性別設立不同評分標準,本身是否足夠公平,料已惹起不少爭議。
各方可先嘗試沙盤推演,一旦運動能力要分高低,今年或明年升中派位有多大改變,特別是多少學生將因而升降組別;校際賽事成績出眾的小學所派出的優良評級,又應否秤高一綫等等。
有教育界人士表示,體適能項目未來將佔一半分數,餘下為校本元素的體育知識和態度。要是不良於行或嚴重哮喘的學生亦要硬性9分鐘跑,極大機會構成直接歧視,當局定要釐定合適替補測試,亦應明確排除一些常用指標,如極受種族或家族因素影響的體脂比率;已證明對脊骨具風險的1分鐘仰臥起坐。
以社會長期健康為念,利用教育政策鼓勵學童積極做運動絕對是好事,而小心敲定呈分新準則,是防止新政落實時變形走樣的關鍵。
《說說心理話》說說心理急救:遇危急事故應如何面對?點樣正確提供情緒支援?講錯說話容易造成二次傷害!►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