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日確診逾37萬人 印度新冠疫情緣何反撲?
04/05/2021
印度最新一波疫情如海嘯般來勢洶洶,每日新確診病例呈倍數增長,近一周內單日確診病例持續超過30萬宗。由於當地政府和民眾早前放鬆警惕,再加上變種病毒來襲,當地醫療系統早已超出負荷,惟疫情卻出現惡化跡象。
全球各國政府正積極推動民眾接種疫苗,以求早日擺脫疫情陰霾,從而助力經濟復甦。上周疫苗接種進度良好的歐美等地先後宣布了放鬆疫情限制措施,根據美國疾控中心(CDC)防疫指南顯示,已經完成疫苗接種的美國市民,日後於戶外活動不必配戴口罩,也可以參加小型戶外聚會;歐洲方面亦於上周一(4月25日)宣布,今年夏天有望放寬歐盟國家的邊境管制,允許已接種疫苗的美國人士入境。
(iStock)
歐美陸續開始解封之際,印度的疫情卻不斷惡化。根據印度衛生部數據,截至上周四(4月29日)的過去24小時內,印度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再創新高,分別錄得37.9萬宗新增確診和3,645宗死亡個案;自疫情爆發以來,當地累計確診個案已經突破1,800萬宗,至少有20.4萬人死於大流行。專家認為,由於病毒檢測能力有限,再加上偏遠地區數據未能準確紀錄,料印度真實確診人數或遠遠超過官方公布數字。
據當地媒體報導顯示,隨著確診病例不斷增加,印度各大城市相繼出現醫療設施及資源短缺,尤其是用於治療的氧氣嚴重不足,儘管政府已經緊急調用工業用氧,但由於距離遙遠再加上調配預留時間不充足,遠水難救近火。據報市場上一罐氧氣的價格已經升至600美元(約4,650元),是平日價格的十倍,無奈之下民眾只得於社交軟件發聲求助。
包括美國、英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已經向印度提供援助,英國早前宣布向印度運送數百台醫療設備,包括3台製氧機、200台呼吸機以及495台氧氣濃縮器;美國則表示會向印度提供可用於生產2,000萬劑阿斯利康新冠疫苗的原材料、100萬個快速診斷試劑盒、1,500萬個N95口罩、以及1,100個可再填充氧氣瓶等。
變種病毒加速病毒傳播
事實上,在去年9月當地疫情已經見頂,每日確診最多達到約11萬宗後就開始回落,到今年3月初,每日新增確診維持在約1萬餘宗,印度衛生部長Harsh Vardhan甚至公開表示:「印度的疫情將邁向終結」(in the endgame)。緣何到了4月,第二波疫情來勢會如此兇猛?
有分析將原因歸咎於印度本土雙重變種病毒「B.1.617」的蔓延,據報這種病毒較傳統病毒更具傳染性,目前印度多個邦均已出現變種病毒,另外在西部疫情重災區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當地近期有超過60%的新增確診都是來源於此。更令人憂慮的是,世界衛生組織(WHO)上周二(4月27日)表示,這種變種新冠病毒已經流入包括美國、英國、韓國、德國的等在內的至少17個國家,極有可能威脅全球疫情復甦的進度。
然而變種病毒絕非當地疫情反撲的唯一原因,當地民眾與政府放鬆警惕,進一步加劇了疫情蔓延,再加上印度恰逢12年一度的宗教節日「大壺節」,吸引了數百萬民眾參與。印度教教徒認為恆河河水聖潔,相信恆河能夠洗去他們的過往罪孽,因此從3月11日開始後的數周節慶期間,大量印度民眾湧入恆河沐浴,當中大多數人都未曾佩戴口罩,亦沒有遵守社交防疫措施,甚至有官員向民眾表示:「聖潔的恆河會沖走病毒」。
然而從印度疫情數據中,不難看出,印度疫情正是在大壺節之後開始攀升。更加諷刺的是,歷史上在大壺節期間出現的傳染病大流行不只一次,1867年大壺節節慶期間,一種名為「霍亂」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就是順著當年的朝聖路線傳播,令25萬人染疾,死亡率高達50%;而1891年、1894年大壺節節慶期間,因「霍亂」死亡的個案分別為16.9萬宗及17.8萬宗。
當地政府有所懈怠
另一方面,從3月27日到4月上旬,印度選舉引發的政治集會也吸引了大量公眾參與,西孟加拉邦(West Bengal)等處於選舉區間的地區,令疫情更加嚴峻。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及其所屬的「印度人民黨」(BJP)期間多次舉辦大型競選集會,上周四選舉是投票的最終階段,莫迪仍然號召民眾外出參與投票。
再者,貴為全球最大新冠疫苗生產國,印度已向世界各國出口了總計6,600萬劑疫苗,但當地的疫苗接種量遠遠不足。官方數據顯示,截至上周四,全國僅接種了1.5億劑疫苗,當中不足10%人口已經接種首劑疫苗,僅1.6%人口完成兩劑接種,與當地14億人口規模相差甚遠。
雖然當地政府於本月初已經暫停了印度血清研究所 (SII) 生產的阿斯利康疫苗出口,另外據杜克大學數據顯示,印度政府已購買了至少2.055億劑疫苗,躋身全球前十大疫苗採購國,但卻僅能滿足全國8%的人口使用。當局計劃從上周六(5月1日)開始,將疫苗接種範圍擴大到所有18歲以上人士,以求遏止疫情持續惡化。
轉載自《iMONEY智富雜誌》
《說說心理話》說說心理急救:遇危急事故應如何面對?點樣正確提供情緒支援?講錯說話容易造成二次傷害!►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