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2014-01-24 00:00:00

日3500噸 回收不足0.05% 港廚餘再造大落後

  港日產廚餘達3500公噸,但僅不足0.05%被回收。有環團指,廚餘回收率低主因是缺乏家居廚餘回收系統,又認為應該設立認證機制,讓廚餘回收再造後有出路。

 

  據環境局數據,2011年本港每日棄置的都市固體廢物中,有四成是廚餘。當局雖在部分屋苑和商戶展開回收計劃,但平均每日僅回收約1.6公噸,回收率不足0.05%。2016年和2017年將有兩個有機資源回收中心落成,每日可處理約500公噸廚餘。綠色力量保育及教育經理胡麗恩指,兩個回收中心主要處理工商業廚餘,但家居廚餘僅靠個別屋苑自願回收,缺全港性回收系統,致回收率極低。

 

廚餘經回收處理後可製成堆肥及動物飼料等。

 

倡添回收誘因 設認證機制

 

  胡指港府應增加撥款,向居民提供回贈等誘因,吸引更多屋苑參加回收;同時參考台北市例子,在屋苑或社區定時定點收集廚餘,再由物業管理公司送到屋苑的廚餘機,或分區的廚餘回收中心。她又說,配合垃圾徵費和强制廚餘回收,成效更顯著,以台灣為例,推行上述措施後,2010年廚餘回收率大幅增至44%。

 

  廚餘處理後,可製成堆肥、動物飼料等。胡指按照目前本地農業和養殖業情況,每日可吸納約等於830公噸廚餘。即使回收率提高,要令3000多公噸廚餘回收處理後有出路,胡認為還應由政府或大學建立建立認證機制,讓優質堆肥和飼料可以出口。

 

廚餘再造有講究,若肉類太多,製作的堆肥酸性過高,屬不優質。

 

韓國源頭減少廚餘例子

 

  政府的減廢藍圖提出的源頭減少廚餘措施,主要依靠市民自覺,例如在外用餐勿過量點菜。胡麗恩說,本港應參考韓國的「清碟行動」,鼓勵食肆為吃完所有食物的食客打九折,減少浪費,食肆亦可減省成本。

 

  她又指,韓國2005年開始禁止廚餘送去堆填區,廚餘幾乎全部回收,其中五成會再造稱堆肥,四成成為飼料,一成則轉化為能源。

 

(記者:畢嘉敏 實習記者:林曉彤)

轉載自晴報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放大顯示
有種生活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