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2/10/2015

如果利率一直低下去……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陶冬

    陶冬

    持有美國猶他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學位。他對亞洲地區的經濟極有研究,尤其對中國經濟的見解更爲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4年中國宏觀調控等問題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預警。陶博士過去於多家國際及知名的金融機構出任亞洲區經濟研究部及中國研究部主管,工作地點遍及中國、美國及日本,自1994年起獲派駐於香港任職。

    陶冬天下

    每周更新

  這是一個偽命題。利率有週期,不可能只降不升,不過下降週期有多長,或者下降之後會不會很久不升起來,卻是值得探討的。今年年初時,50%的美國經濟學家認為聯儲會在年中前首次加息,99%認為年底前會首次加息,如今50%經濟學家認為加息是明年第一季度以後的事情。今年年初,幾乎沒有中國經濟學家意識到,中國的市場利率會下跌這麼多。今年年初,很少有歐洲經濟學家預言,歐洲央行會將QE延續到2017年以後。今年年初,日本經濟學家談論的是日本銀行如何停止購債計劃。十個月之後,美國聯儲還沒有加息,歐、日、中央行似乎均有意向進一步放水。QE已經不是危機時期的非常政策,而是後危機時代貨幣環境的新常態。

 

  首先,全球經濟的增長動力依然不足。各國央行的貨幣擴張,對資產價格的助益遠大過對實體經濟的刺激。除了美國經濟出現溫和復甦外,其他各大經濟體在內需和就業領域還是舉步維艱。其次,通貨膨脹並沒有如期而至。增長乏力、就業不景,令物價水準持續低迷,石油與大宗商品價格暴跌更加深了通縮的擔心,貨幣當局今天擔心的是通縮而不是通脹。再者,各國政治家中,嘩眾取寵的多,勇於承擔的少,多數見到問題繞開走,改革未見成效,只能靠貨幣發行來製造短期效果,希望任內不至出事,央行行長們也出奇地樂意迎合行政首腦。於是乎,貨幣環境正常化變得遙遙無期,對利率的市場預期升了一陣之後掉頭回落。

 

  筆者相信美國和英國的利率,都會在明年上升,不過升幅有限;歐洲和日本央行,都會加碼現行的QE;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徘徊在抗衡美國加息和刺激本國經濟之間,到最後主動地或被動地不少國家需要減息和貶值。哪怕聯儲加息,全球範圍內看,超低的資金成本還會持續,不少國家利率可能進一步走低或流動性進一步增加。

 

  如果低通脹和低利率(low for longer)繼續的話,債券牛市可能再維持一段時間,債券收益曲線繼續扁平化。儲蓄收益接近於零,資金流入股市,資金成本超低利好股市估值水準。美國不加息或少加息,對新興市場資產是好消息,資金流出會放緩,新興國家央行的運作空間隨之改善。美國不加息或少加息,刺激歐日央行加碼QE,以維持匯率弱勢。看看德國汽車的困境和日本汽車的好銷,就知道歐日之間難免一場匯率暗戰,歐洲與日本貨幣當局勢必攀比QE規模,全球匯市估計更加波動。

 

  債券牛市還能維持一陣子,不過以目前的估值,玩債券是刀尖上舔血的買賣,是職業機構投資者做的。作為小投資者,筆者建議注意力放在亞洲以外的房地產市場。低利率環境能給出的收益率當然令人不爽,不過實際收益率還不算太差。相對於小投資者,長期的低利率環境令保險公司更頭疼。零風險固定收益產品的收益率為零甚至負值,無法為保險公司帶來收益和現金流,但是保單卻要不停地支付,有些保單甚至有最低回報承諾。為平衡現金流,保險公司攀爬風險曲線是必然的事情,以爭取較高的投資回報。適度風險又能提供較高固定回報的資產是甚麼?是房地產。筆者認為有穩定租金收益的房地產資產,是類固定收益產品,目前收益率遠高過國債,在仍未步出金融危機狀態的國家房地產類產品「值博率」不低。當然,房地產資產的流動性不比股市、債市,對當地稅率、法律以及匯率均需做功課。如果利率持續低下,稅後租金回報超過4%的房地產資產,會成為筆者的一個投資標的。

 

  本文原載於今週刊,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免費講座】陸叔《2024 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講座► ►火速報名

我要回應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