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21/09/2015

聯儲懸崖勒馬 美中政策互動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陶冬

    陶冬

    持有美國猶他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學位。他對亞洲地區的經濟極有研究,尤其對中國經濟的見解更爲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4年中國宏觀調控等問題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預警。陶博士過去於多家國際及知名的金融機構出任亞洲區經濟研究部及中國研究部主管,工作地點遍及中國、美國及日本,自1994年起獲派駐於香港任職。

    陶冬天下

    每周更新

 

  世事無常。聯儲一心想降低市場動盪,為此不惜推遲降息,可是美國貨幣當局的救生圈一扔下,整個游泳池炸了窩。上周最大事件當屬聯儲推遲加息,並釋放出相對溫和的言辭,聲稱外圍因素的不確定性令到其暫時不作出加息舉措。美股聞訊上揚,但是在無法攻破關鍵點位後掉頭向下,越跌越急,將全周的進帳全部輸回。美國債市則將聯儲加息時間點移向明年一月,對聯儲政策最敏感的兩年期國債利率周四下挫12點,整個利率曲線全面下移。美國不加息,並沒有減少市場對ECB再出QE的期待,德國十年期國債利率在第二天也跟跌12點。歐元、日元同告升值,資本市場重新審視「外圍風險」,風險資產進一步擴大風險溢價,恐慌指數在短暫下挫之後再度上揚。配合美國形勢,石油價格下跌,黃金價格上升。聯儲想救市,結果卻讓市場更動盪。

 

  美國聯儲經過一年半時間的準備,原定九月左右加息的,經濟形勢也基本符合它的判斷,就業市場復甦理想,但是臨門一腳前全球經濟和市場的不確定性讓美國貨幣決策者猶豫,最終沒有推出時隔八年後的第一次升息。在討論加息環境時,聯儲對全球經濟(尤其是中國經濟與市場)的評論,甚至多過對本國通脹環境的評論,還強調它對此沒有控制能力。公開市場委員會成員中多數人仍然預期年內出現首次加息,不過有三位轉向預測明年加息,一位預言降息。美國的通脹水平略低過預期,不過工資上漲大局底定,失業率回落得比想像的更快,筆者相信利率回揚的趨勢無法改變,今年12月加息的可能性仍高。同時筆者要指出,哪怕聯儲利率升到1%-1.5%,比正常的4.5%水平差距仍大,超低利率環境仍將維持。

 

  聯儲這次毫不諱言地將延遲加息的主要原因放在中國身上。這不是歷史上第一次美國因為外圍因素而改變政策軌跡,中國因素主導聯儲的政策節奏卻是破天荒第一次。作為世界經濟的一哥、二哥,彼此互為影響極其正常。美國出現金融危機,中國祭出四萬億政策強刺激便是最近一例。中國經濟出現下行週期,不僅對本國有影響,而且對世界其他國家也有影響,更對全球風險溢價構成壓力。中國需求下滑,已經對全球增長帶來衝擊,從巴西礦石到德國汽車遭到重創。筆者相信中國的週期性現象不太會帶來美國在2008年那種市場衝擊,但是需求衝擊還會繼續,甚至觸發全球性衰退,這是聯儲需要防範的。但是聯儲同時需要兼顧美國國內經濟復蘇的現實和國會政治的壓力,既然美國經濟已經步出危機,對非常的貨幣政策作出正常化的調整,既是需要又是姿態,恐怕加息難以避免。危機中各國貨幣政策高度一致,但是此時央行立場出現分歧,政策透明度下降,市場波動自然加大,這是後危機時代的常態。

 

  本周市場焦點在於美聯儲利率決定的後續市場反應以及希臘大選。在美國數據方面,美國二手房銷售預計回落,耐用品訂單也會下降,密執根消費信心指數估計改善,第二季度GDP第三次修訂,料無進一步改變。在歐洲,歐盟PMI預計較上月稍有改善,德國IFO可能與上月持平;ECB總裁德拉吉在歐洲議會聽證。在亞太區,日本CPI預期為-0.1%,中國PMI可能有改善。

 

   本周記每週六刊出,闡述作者對經濟、政策與市場的理解、認識,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我要回應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