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07/05/2012

聰明人在笨公司裏面沒機會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潘少權

    潘少權

    資深傳媒人,為香港免費報章《晴報》創刊總編輯;曾擔任美國《讀者文摘》亞洲區中文版總編輯,負責香港、內地、台灣和東南亞出版工作。此前,在職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時為《經濟日報》副總編輯,兼任經濟日報出版社副社長,並主編《ezone》和《置業家居》等雜誌。他又是多本暢銷書,如《九七日誌之當年今日》、《駕車郊遊指南》、《百年智慧•管理經典》、《一分鐘管理》的作者。曾在中資、華資、歐資和美資公司工作,閑時外遊,喜歡讀書。

    辦公室政治

    本欄每周一更新

  幾十年前有位德國年輕人想在教會中做些事,於是走去會堂找執事教長,說出他的設想。

 

  執事教長說︰「我們要看看你的能力才能作出安排。」

 

  年輕人說︰「我做甚麼也可以。」

 

  礙於規矩,執事教長還是要年輕人面試,面試後發現年輕人是個文盲。但執事教長並不因為他是文盲而拒絕他,反而給他安排一個學習認字的機會,不過,年輕人不想,拒絕了。

 

  年輕人感到前路茫茫,決定到遠方的美國碰運氣,最後他憑藉努力成為百萬富翁。

 

  成名後有人訪問他︰「你不識字卻能闖出一番成就,如果你不是文盲,你會變成甚麼?」

 

  他說︰「我會在教堂內做一個侍奉者。」

 

  這件真人真事正好說明企業管理的缺陷。

 

  為了保證管理順暢,管理層會在不知不覺間「尋找」一些和自己同聲同氣的人,透過不同的組織、制度、企業文化、習慣和人際關係,把獨特的員工「塑造」成他們心目中希望「保留」的員工。

 

  歐洲首席企管大師 Reinhard K. Sprenger,在一次演講後,有位公司主席走過去和他握手,問他︰「你認為你哪一本著作中的想法最重要?」

 

  Reinhard 說是《自我負責的原則》,那位 MD 立刻叫隨行秘書訂一本。

 

  秘書卻說︰「主席先生,去年你不是把這本書送給每位經理嗎?」

 

  這件事說明了一個事實 —— 企業不斷要求員工自我負責增值,就是要「塑造」員工的一致性,他們卻從不審視企業的內部組織和結構問題,員工增值了不代表企業有所得益,同事負責任不代表管理層不會失靈。

 

  「聰明的人在愚笨的組織中是沒有機會的。」Reinhard 的話一語中的。

 

  如果你認為自己身處愚笨的組織裏,可以學那個德國青年般向外一闖,不過,先搞清楚你是聰明人還是個笨蛋。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應對性騷擾三部曲,減輕心理陰影創傷、提升自我肯定方法 ► 即睇

我要回應

放大顯示
師傅靈靈法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