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7/2019
一分之差
近年來,隨著政府致力推動自資學位發展,自資院校猶如過江之鯽,14所院校在2017/18年度合共為其學位課程取錄超過13000名學生(當中包括銜接學位)。不過,坊間常有論述說自資課程質素參差。每年文憑試學生通常優先考慮教資會資助大學(既所謂的八大),很多時候以一分之差落選後才考慮自資學位;部分人甚至寧願先入讀副學位,爭取透過高年級學位入讀教資會大學的機會。同樣是學位,為甚麽會存在這種區別呢?
箇中關鍵在於兩種院校所獲的資源可以說是差天共地。表面來看,自資學位每年收取約十萬元學費,比八大要高出甚多;然而,我們不能忽略的是,目前政府就教資會資助大學每名學生的平均資助金額約為每年$240000(學位成本約為$280000,減去教資會資助大學每年$42100的學費),可見自資院校與教資會下學位之間的資源分配嚴重不平衡。在自資課程的淨學費較貴,但課程實際成本相差達三倍的情況下,無論對收生還是課程質素均有影響。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部分自資院校甚至會選擇性地開辦一些成本較低的課程,以收回學位成本,對學生成長並無好處。
教育局並非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於是在過去五年先後設置了兩個資助措施。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於2014年實施,希望透過資助自資學位學生,為人力資源稀缺的特定行業培養所需人才。目前在SSSDP下每屆有約3000名學生修讀獲資助的學位課程,另有約2000名學生修讀獲資助的副學位課程;另外,政府在2017年起為所有修讀全日制自資學士學位課程的合資格學生(不包括已在SSSDP下受惠於的學生)提供免入息審查資助計劃(NMTSS)。學生只要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獲得「3322」或獲得本地認可的副學位資格即可申請。
儘管如此,自資院校與教資會之間的資源不平衡依然存在。在SSSDP下,每名入讀實驗室為本和非實驗室為本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生每年度分別可獲$72800和$41700的資助;每名入讀實驗室為本和非實驗室為本副學位課程的學生則可獲$36400和$20850。至於NMTSS,每名符合條件的學生能獲得最高$31300的年度資助。兩者的資助水平遠低於教資會資助大學的學位。
更重要的是,由於SSSDP和NMTSS都是針對學生學費的資助,自資院校在計劃下不會獲得任何額外的財政資源。資源分配的不公因此成為了自資院校提高其課程競爭力的重大限制。
上述問題不但影響課程質素,更會製造教育不公。教資會資助大學普遍更受學生歡迎,學生的平均取錄成績也更高。在激烈的競爭下,分數較高的學生能夠入讀教資會資助大學,於是比其他同齡學生獲得更多資源;然而,最需要政府支援的往往是那些成績稍次的學生。因此,提高自資課程的競爭力不僅有助於提升院校的可持續性,而且對達致教育平等有所幫助。
同樣是文憑試中符合學位資格的考生,一分之差應否造成學位資源上近三倍的分別?實際上,由於在課程内容及學額上靈活性較大,自資院校一般較易及時回應最新業界發展,對未來應用及創新人才的培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為支持該界別長遠發展,政府須加大對院校的資金支持,同時考慮透過自資專上教育委員會加強對課程質素的監管;對院校、學生以至社會來說,這都是一個三贏的局面。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