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8/2014

三本書成就「漸凍人」的熾熱人生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馬靄媛

    馬靄媛

    曾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項目經理及中文新聞寫作課名譽講師;職業訓練局高級傳媒主任及編輯;《香港經濟日報》及《明報》首席記者,擅長撰寫專題及人物訪問,醉心文字世界,相信知識可豐富心靈、啟迪人生。著有《這個記者夠彆扭》人物訪問集及《愛是不能埋-謝婉雯傳》。 

    世界在讀什麼

    逢周三更新

  當全球各地前仆後繼地接受冰桶挑戰,為ALS「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患者(俗稱漸凍人)延續善舉和善心,受惠的一群,也有鐵一般的意志和熱情。不少身患ALS症的人,如天體物理學家、《時間簡史》作者霍金,以有限創造無限,向世人展示非凡的生命力,以文字成就漸凍人的不朽人生。

 

《向疾病要快樂》病榻中的修行

 

書名:向疾病要快樂

作者:陳宏

出版:人民文學出版社

 

  今年三月離世的陳宏,享年83歲,他是台灣資深新聞工作者、攝影家,在大學任教廿多年。14年前因ALS發病,全身癱瘓,長期仰賴呼吸器、鼻胃管維生,卻堅持以寫一字眨眼6至10次的方式,借助注音板寫作,直至生命終結前出版了七本書共35萬字,創造了金氏世界紀錄。

 

  2002年出版的《眨眼之間》是陳宏病後第一本作品,被喻為台灣版的《潛水鐘與蝴蝶》。《向疾病要快樂》於2010年出版,其他作品包括《生命之愛》、《我在‧燈在》、《頑石與飛鳥》、《生命是一棵大樹》等。

 

  在《向疾病要快樂》中,信佛的陳宏分享了不治之症帶給他人生的澈悟,以佛教的因果觀點看事情,欣然接受業力和果報,當作人世間的修行。病榻中,他視口不能言為「禁語」,把癱瘓在床當作「閉關」。他說:「有些事是生而知之,有些事是學而知之,有些事是困而知之。」

 

  陳宏的兒子也是漸凍人,他太太和兒媳面對家人接連患上頑疾,堅強面對,並遵照陳宏遺願,死後不發訃聞不收奠儀,讓親朋盡早回復正常生活。

 

  陳宏病榻感言:

 

  「知足則富,受人尊敬則貴。」

 

  「天無絕人之路,在絕境裏也有失馬的塞翁。」

 

  「生命不是一輩子的事,而是一世一世的流轉,因此要積善因、種福田。」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學習生命意義

 

書名:Tuesdays with Morrie(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作者:Mitch Albom

出版:Doubleday(英文版)/大塊文化(中文版)

 

  全球暢銷心靈讀物Tuesdays with Morrie(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作者Mitch Albom在該回憶錄中,記錄了他與最敬愛的老師Morrie臨終前的14次面談,Morrie教授患的正是ALS症,在面對身體日漸衰敗時,卻重燃學生Mitch的鬥志和生活熱忱,體會人生的意義,就像教授的至理名言:「學會死亡,你就學會活著……」

 

  原著於1997年出版,1999年被改編成電影,及各地的舞台劇,香港的《相約星期二》話劇,由鍾景輝演Morrie教授一角,至年底已是十四度公演。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講述畢業後獨自在職場上打拼的Mitch,在電視上看到他最敬愛的大學教授Morrie患了ALS症,不久於人世,他回想當年的師生情,希望在老師有生之年能夠再次交談,於是,在教授臨終前的三個多月裏,Mitch每逢周二到教授家,討論種種人生問題,包括愛、工作,婚姻、家庭、年老,寬恕及死亡等,開展了「一位年輕人向一位垂死的老人家,學習生死智慧的故事。」

 

  作者從和老師的深入交談和身教中,意識到自己一直營役於名利,卻失去愛的能力。他說,老師教他的最後一門課,沒有教科書,題目叫「生命的意義」,老師以他的人生經驗來教,即使在他死後,這門課仍繼續在上……

 

《戰後歐洲六十年》:歷史留住永恆

 

書名:Postwar : A History Of Europe Since 1945(戰後歐洲六十年 1945-2005)

作者:Tony Judt(東尼‧賈德)

出版:Penguin(英文版)/左岸文化(中文版)

 

  人生前能為世界盡一點力,便此生無悔。Tony Judt(東尼‧賈德)是著名英國歷史學家,曾在劍橋、牛津、伯克萊及紐約大學任教。他花十多年研究,在2005年出版歷史鉅著《戰後歐洲六十年》,三年後確診患上ALS症,死於2010年,享年62歲。該書除獲多項國際書獎外,賈德於2009年獲歐威爾獎(Orwell Prize)終身成就特別獎。

 

  《戰後歐洲六十年》從政治、外交、經濟、社會、文化、電影、音樂、服飾各方面,展現了從1945年至2005年歐洲的歷史卷軸圖景,將二次大戰後歐洲複雜的發展,糾結的歷史事件,重新串連煉鑄成一部有意義、有個人見解的歷史鉅著。

 

  《戰後歐洲六十年》涵蓋四個時期:「進入旋風:1945至1953」、「繁榮與革命:1953至1971」、「大衰退:1971至1989」和「新歐洲 舊歐洲:1989至2005」。由美蘇對峙下東西陣營對立的冷戰時期,到史太林逝世、韓戰結束、短暫穩定為經濟帶來繁榮。七十年代後隨越戰結束,世界金融秩序波動,歐洲面對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石油危機引發失業潮、進出口貿易下滑等困境;繼而蘇聯1989年解體,東歐走出鐵幕帶來歐洲權力板塊的變動,動搖西歐的強勢地位,也令為歐洲帶來機遇與挑戰。

 

  賈德除總結六十年的歐洲歷史,讓後世汲取歷史的教訓,鑑往之來外,他特別重視人類的文化和精神生活,希望藉他的研究推動世界文明,這才是歷史的永恆價值。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母親節限時優惠】 送價值$288維柏健30天逆轉肌齡(膠原蛋白+生物素) ► 火速行動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