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出個未來-百年造地】170年造多一個港島 旺角中環本浮城
27/08/2018
「下一站旺角,next station Mong Kok」,每日習以為常的報站聲,卻鮮有人質疑為何是「Mong Kok」而非「Wong Gok」。誰能相信,今日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逾百年前竟是濱海農耕的芒(Mong)角村,連同原為官涌山的佐敦,見證香港移山填海造地的百年歷史。
自1852年「文咸填海計劃」肇始,不經不覺,香港已填海逾7000公頃,幾乎等同一個香港島面積,相當於全港四分一已發展地區都立於人工造地之上。但踏入千禧年代,香港至2015年的15年間的填海面積僅為此前15年(1985-2000年)的23%,土地供應嚴重不足,港人不得不硬食全球最難負擔樓價的惡果。
濱海農耕的芒角村連同官涌山到今日的旺角佐敦,見證香港移山填海造地百年歷史 (網上圖片)
首個官方工程誕文咸東街
摩登香港的填海造地史,實則可追溯至晚清時代。1851年12月28日,上環下市場(現蘇杭街一帶)發生大火,摧毀逾450間房屋。為免火勢蔓延至中環,駐港英軍以炸藥炸毀相連房屋作緩衝,港英政府其後順勢利用災場瓦礫及山邊石材,由蘇杭街、威靈頓街及皇后大道中交界起,一直填海至蘇杭街與摩利臣街交匯處,並將新海旁命名為文咸東街,成為香港史上首個官方填海工程。
時值清末太平天國之亂,面對大量廣東居民逃難湧港,第四任港督寶靈於1856年推出「寶靈填海計劃」,倡議在政府山對下的中環海旁至東角(現銅鑼灣)之間填建長4里、闊50呎的海旁大道。
由於遭到擁有舊海旁地段私家碼頭業權的洋行大班集體反對,加上造價涉資甚多,填海計劃一度停滯。擾攘十餘年後,港府決定轉東向西,由文咸東街向西環一路延伸,由文咸西街對出至卑路乍街的新海旁道路,後命名為德輔道西。
寶靈曾倡議中環海旁至東角(圖,現銅鑼灣)之間填建海旁大道,因遭到擁有舊海旁地段私家碼頭業權的洋行大班集體反對,加上造價涉資甚多,填海計劃一度停滯 (網上圖片)
九龍倉大班催生中區填海
接近20世紀,香港移民急增,根據當時總測量官派斯(J.M.Price)所記,1887年全年新增人口達8000人,相當於1873年的逾5倍;加上1880年代港島北沿岸海床受珠三角淤泥長期沖積變得愈來愈淺,春季潮退時根本無法停泊較大型船隻;1887年7月,九龍倉大班保羅.遮打(Paul Chater)重提寶靈當年的中區填海計劃,具體由西環煤氣公司海旁向東填至中環美利碼頭,全長10200呎、闊250呎,共達58.7英畝,為當時香港史上最浩大的填海工程,填海工程完成後海堤對外水深平均最少有20呎。
據估算,是次填海新增土地可解決未來5年人口上升的需要,紓緩西環至中環人口過於密集的壓力,改善市民的衛生環境。
工程由1889年開始,1903年完成,填海地上陸續興建出皇后行、太子行、郵政總局、香港會、最高法院、皇后像廣場、卜公碼頭等經典的中區殖民地式建築。由於工程獲英國王子干諾(Connaught)公爵夫婦抵港立石紀念,主要街道後命名為干諾道。
引入私人買家參與省開支
就在中區填海工程進行的同時,港府在九龍半島的開拓也在密密推進,更創新的將填海計劃列入擬拍賣的土地中,透過私人發展商進行小規模填海工程,以節省開支。
1876年,港府公開拍賣油麻地東起廟街、南至甘肅街、西至新填地街、北至永星里一帶土地,並要求買家進行填海工程;及後更夷平柯士甸道一帶山脈,把彌敦道延伸至油麻地。
1899年,港府再公開拍賣差館里(現上海街以西一帶土地),將填海工程連地契交由私人公司承建,令油麻地慢慢發展成九龍的商業中心。
隨後,港府又開始在旺角海邊附近填海及興建避風塘,填平滋生蚊蟲的積水菜田,西洋菜街、通菜街等街名還依稀保留當年的光景;1923年,油麻地小輪取得中環至旺角的航線專營權,伴隨旺角碼頭1924年1月建成,人們從這裏登上小輪穿越維多利亞港往來西環,直到填海愈填愈多,旺角漸成內陸,更成為斐聲國際的潮流Icon。
撰文:俞瑾
【你點睇?】民主派初選案,45名罪成被告判囚4年2個月至10年不等,你認為判刑是否具阻嚇作用?►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