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2/2014
Mary Kay留人為先 流動式銷售
女為悅己者容。美妝市場長做長有,加上女性中產逐漸崛起,不少化妝品牌均想分一杯羹。
化妝品直銷商玫琳凱(Mary Kay)去年銷售額超過30億美元。1995年進入大中華市場,中國今年銷售額增長近4成,佔品牌全球銷售額三分之一,超越大本營美國成品牌最大市場。
被問到成功之道,玫琳凱亞太區總裁蔡慶國直言:「作為直銷公司,我們最大的資產就是人。」
公司裏絕大部分員工是女性,蔡慶國成了化妝品中「一點藍」
現時玫琳凱在內地共有約150萬個直銷員,香港則接近5,000人,業內稱為「美容顧問」。他們可用優惠價向品牌買貨自用或轉售,職級和佣金會隨生意額增加而晉升,最高級的首席督導,每月可做百萬元生意。蔡慶國表示:「傳統公司的銷售點是同一個地方,是『死』的。但我們的『銷售點』是人,可以周圍走,滲透不同的偏遠地區,方式更加流動。」單就中國而言,美容顧問的銷售點除了西藏,基本上覆蓋全國。
提供清晰發展路徑
蔡慶國表示,未來產品會循皮膚保養,例如美白、抗衰老等方面發展
流動式的「銷售點」需要另一種管理哲學,1998年中國發布傳銷一刀切政策,全面禁止直銷,不少公司紛紛裁員,蔡慶國卻另有見解:「當時相信政策只是暫時性的,從沒打算裁員。有了生意真空期,我們便為同一班員工做培訓、辦增值課程。」6個月後,中國局部解禁,其他直銷公司尚急著請人,玫琳凱可以立即起步。「有班富經驗的員工,發展快得多。」
他笑言,各地的銷售網絡像人際網絡般需時建立,故裁員對公司是「損人不利己」,反而留人方面的策略要做好。「由員工的角度看,發展機會最重要。」他指管理層會定期與人力資源部門檢討機制,向員工提供在職指引,令他們的發展前景更清晰。「職級分得清楚,大家知自己從甚麼途徑努力可以升職。」
員工福利亦要做好,品牌辦的活動和推廣不可以搶員工生意。「內地消費者習慣上網格價後到實體店買。我們官網有網購區,但網購時會給客戶分配一個美容顧問,之後跟那位美容顧問購物,售價比網購價再多平兩成,通過網絡將更多客源轉到線下,讓員工賺錢。」收入穩定、未來有希望,員工流失率極低。
增值課程教做人之道
蔡慶國指,公司要培養員工的歸屬感,進一步留住員工的心:「他們感覺到自己的工作有意義,會更用心。」以中國為例,加入玫琳凱的新人會接受5天的訓練,學習美容、護膚、產品知識和推廣技巧後,則聽「品牌價值」的講解。「我們最後會問,你覺得這個品牌的價值是否適合自己?員工真正覺得適合,才會加入這個品牌做推廣,而不是做住先。」
他強調為員工設的增值課程非常重要。「我們經美容顧問接觸大眾,品牌定位很大程度是由他們建立。正面的公司文化,靠員工滲出去。」公司平日辦的課程以女性為主,內容包括與人溝通的心理學,甚至情侶、夫婦的相處之道等。「例如,男人其實都幾小器,不要『一輪嘴』跟他講工作上的事,免得他覺得你緊張工作多過他,或者有了妒忌心!」他又舉例,如果政府善用心理學來回應市民,現時或不會鬧得太疆。「簡單而言,是教做人。」
電視節目另類招募
玫琳凱近兩年均參與製作大型節目,招募新人之餘亦做宣傳
過去兩年,玫琳凱開始做另類招募,與製作公司大搞《百變美人季》電視節目。蔡慶國解釋,節目中美容顧問和顧客會組隊參賽,接受化妝及造型技巧、模特兒訓練等培訓,再在大中華區選出10隊參與西班牙魅力培訓之旅。「這種招募式的培訓和宣傳,一來可以更進取地建立品牌定位,另外在整個大中華區,可以吸引到29萬人加入公司。」
聚集員工之後,亦需進一步發揮流動力。近年玫琳凱經常在內地出動「粉紅色車隊」,讓美容顧問駛進不同鄉鎮做宣傳。「一串粉紅色的車在市區裏走,已經好顯眼、好有噱頭!再走入鄉區宣傳,邀請當地人進入巴士車廂內試用產品,面對面做口碑營銷,力量就好大。」他笑言中國地大,用巴士做宣傳成本較合理,香港市場太細,則靠社交媒體發揮宣傳影響力。
Source: HKET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