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2013
Google 入職過五關 同行揭神秘面紗
Google連續4年獲《財富》雜誌評選為「最適合工作的公司」,求職者「爭崩頭」,公司年收逾200萬份履歷表,只有0.2%機會中選!有業內人士撰文揭秘,加入Google名副其實「過五關、斬六將」,形容「揀蟀」過程「複雜得不可思議」。
全球科技巨擎Google每年收逾200萬份履歷表,只有0.2%應徵者中選。
科技網站Business Insider形容,Google的招聘機制是「複雜得不可思議」。據Google人事部主管Todd Carlisle指,過往求職者由應徵到獲得聘書,最長達半年,應徵者甚至需面試10次。現已縮減不少面試環節,招聘過程半個月可完成。
不過,綜合科技界人士及《誰是Google想要的人才?》一書揭秘,Google面試機制依然充滿挑戰,名副其實「過五關、斬六將」。如求職者會獲安排與面試官一同用餐,席間求職者不可放鬆,因面試官會因應其言行作評分。而整個面試程序如下:
求人不再求分數
(一)過濾履歷表:外國多名業內人士估計,Google每年收到100萬至200萬份履歷表,其中4,000至6,000人會獲聘。招聘人員會根據教育程度、工作經驗及專業技術來「揀蟀」。
(二)打電話問分數:招聘人員向應徵者解釋招聘過程,如應徵技術工程師等職位,會詢問其SAT分數(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s學能傾向測驗,美國高中生升讀大學的考試)及大學的GPA分數。
據《誰是Google想要的人才?》指,過往Google愛招攬「天才」,只聘請GPA達3.7分以上、曾就讀史丹福大學,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或常春藤盟校、SAT成績得800分滿分、擁博士頭銜者。如沒上述條件,絕不聘用。不過Carlisle指,近年Google開始改革「求分數」的風氣,如應徵者離校已逾3年,或不需再提供相關資料。
不再問騎呢IQ題
(三)面試:首輪約有4至5人一同參加,每人有約45分鐘時間。有指過往Google常問「騎呢IQ題」,例如「一架校車可盛載多少個高爾夫球?」惟現時以應徵職位相關的技術問題取代。招聘人員將依表現「排名」,隨後會翻查應徵者的學歷,向同校的Google現職員工打探其校園表現。
(四)招聘委員會審查:該委員會由資深的高級主管組成,將審查應徵者的資歷、面試表現及他人評價,再評核與現有職位空缺是否相配。
(五)管理層審查:隨後須通過中層管理人員及高層管理人員兩大關卡,再交由薪酬管理委員會決定職位的薪酬。
根據薪金統計網站Glassdoor數據,十大科技公司的軟件工程師入職薪酬吸引,當中以Twitter出手最闊綽,平均年薪達89.6萬港元,其次為Facebook,蘋果只排名第5。反之,曾多次獲選為最佳僱主的Google只是排第6位,惟Google正帶領全球科技,成功吸引不少人才。
來10年 寫App最賺錢
程式開發員(App Developer)缺人情況嚴重,單在美國,未來便將新增25萬個軟體開發相關職位,難怪有程式設計課程公司指,寫App會成為未來10年最賺錢的工作,然而程式開發員要成功,必須凸顯其獨特性。
網站開發及程式設計課程公司Skillcrush創辦人Adda Birnir早前撰文指出,學習編碼(coding)是賺錢的最好方法,她曾以時薪100多美元(逾780港元)招聘程式開發工程師,從未試過給予低於35美元(約273港元)時薪。本港情況亦不遑多讓,程式開發公司Palapple(Hong Kong)Limited早前請人,應徵者多數是大學畢業生,其創辦人及CEO蔡智文稱,通知應徵者進行第一、二輪面試時,已有2成人說已獲其他公司聘請。
根據美國勞工局統計,未來10年將會有25萬個與軟體開發相關的新增職位,增長速度是一般工作的2倍,而且不包括網頁設計師、項目經理與行銷職位。
本港程式開發員同樣吃香,高級文憑畢業生起薪可逾1.5萬至1.6萬元。惟蔡智文認為行業入行門檻低,要於眾多程式開發員中突圍而出,必須努力建立portfolio(作品集),列出曾參與設計的網頁或Apps,用來反映「功力」深厚。
銀彈不划算 另類留人法
個案一:20%時間開發產品
Palapple(Hong Kong)Limited早前於科學園招聘日中,單日收到120份履歷表,蔡智文坦言競爭激烈,經過4輪篩選過程,最終聘用了3人。請人難,留人更難,去年該公司聘請4名大學生,惟不足3個月便離開。
要留住新生代,蔡智文稱今年調高起薪點至約1.5萬元,增幅為15%。但只鬥人工會「輸」,故主管們「訓身」教新人,並逢周五放工前舉行分享會,讓員工交流技術。另效法Google,讓員工花20%工作時間開發產品。
個案二:資助學費鼓勵進修
手機應用程式開發商Hotmob行政總裁黃國明指,曾開價約2萬元聘請有2至3年經驗的App開發人員,惟花了9個月仍未能聘得合適人才。黃認為銀彈搶人風氣不健康,著重培訓更有助挽留人才。
他會鼓勵新人進修,只要課程與工作相關便可獲學費資助,金額視乎職級而定。「如課程對工作好有幫助,公司甚至負責全數學費!」如員工有好表現,更有機會獲得公司認股期權(Share Option),「讓他們成為公司一分子,更有心一同成長!」
(撰文:林卓昕、沈怡 攝影:資料圖片)
摘錄自香港經濟日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美歐官員今周商俄烏戰爭問題,你認為俄烏戰爭是否正加快步向結束?►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