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17/01/2024

最有壓力的台灣大選:國際媒體解讀的背後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張翠容

    張翠容

    張翠容,資深新聞工作者,亦是著名的女戰地記者,專注國際新聞採訪及評論;曾服務於中西媒體,隻身跑遍中東地區、歐亞及拉丁美洲等地。著作計有《行過烽火大地》、《中東現場》、《拉丁美洲真相之路》、《地中海的春天》和《歐亞現場》等 ;分別獲人權新聞獎及多個好書獎。

    容我世說

    每周更新

  在今年這個超級大選年,全球超過60個地方舉行大選,而台灣大選被國際媒體視為最有壓力的大選,就在中美鬥爭得死去活來之際,台海兩岸的和平前景也給扯了進去,這個前景要看誰是台灣新一屆領導人,以及中美兩國態度,從而引伸到國際局勢發展。由於大家都這樣想,那麼,國際媒體自然比以前更關注今次台灣大選。

 

  在繃緊的大選數天前,1月9日台灣有關部門突然向全島居民手機發出緊急警告,中文信息指中國大陸發射了飛過台灣的衛星,但英文卻把衛星繙譯成「導彈」,令正在台灣採訪的外媒嚇了一陣子,同時亦引起了居民莫大的恐慌。雖然事後有澄清,可是有人質疑錯誤信息是有心還是無意?以後類似事關重大的錯誤信息會否陸續有來?

 

  在此之前一天,即1月8日,美國有個訪問團低調來台,好些分析家猜測他們要遏制一下當時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的台獨言論,第二天便有衛星誤作飛彈事件發生。事實上,當賴氏勝出後,拜登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美國信守一個中國,台灣不可獨立。不過,大選過後第二天,美國隨即派出前資深官員代表團訪問台灣,其用意如何?國際媒體又圍著美國的舉動來轉。

 

美國前資深官員代表團訪問台灣,與賴清德及蕭美琴見面。(AP)

 

  英國《經濟學人》發表文章,指中國應該現實一點,雖然過去20年來,美國官員對民進黨領導人的確曾有所約束,但華盛頓的政治氛圍已經改變了。現在,如果北京對賴清德有所行動,美國必會挺身維護。

 

  看來,英美媒體還是跟著其政府態度走,焦點無可避免放在中美關係隨著台灣大選將作出怎樣的發展,而英國《金融時報》則解讀今次大選結果為台灣選民顯示他們不怕恐嚇,要向北京說不的决心,卻無視其實賴清德僅守著四成的基本支持盤,其餘六成選民當中,不乏對兩岸和平協商有渴望和追求,特別是異軍突起的民眾黨,其精神領袖柯文哲即使今次未能勝出,但已成為關鍵的在野黨。

 

  民眾黨這股第三勢力,與以前由宋楚瑜領導的新黨不一樣,後者只是由國民黨分裂出來的B 隊,但前者主要的支持者有中間派,也有不少淺綠及淺藍的選民,他們期待新的轉變而轉投民眾黨懷抱,最令人矚目的是該黨極受年輕人歡迎。

 

  若有緊跟柯文哲的發言和演講,便知他很懂年輕人的心理和需要,所說的每句話都打進年輕人的心裏去。柯不會像藍綠兩候選人競選時的泛泛其詞、假大空,一味在宏觀數據上轉呀轉,他能具體指出年輕人最關注的眼前生活議題:就業和通漲,公平與正義。至於藍綠不斷強調兩岸戰爭的可能性,年輕人未必能想象戰爭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只有他們的父母在擔憂。

 

柯文哲極受年輕人歡迎,使民眾黨成為台灣政壇第三大勢力。(AP)

 

  我專程跑到民眾黨競選總部了解,帶著對柯文哲的疑問,想得知為何他得到這麼多的支持,例如他經常被外界指為沒有原則、左搖右擺,表現出投機的姿態。一名向他投了票的較年長選民和我說,正因為柯文哲是變色龍,那即表示他在兩岸問題上可以隨時走位,不像藍綠兩黨背負著沉重的歷史包袱,致使他們處理兩岸問題時變得僵化。

 

  該選民請我在現場聆聽年輕人的聲音,他們大多對兩岸和平談判持開放態度,也不抗拒兩岸人民多交流。站在我旁的年輕柯粉不斷點頭,她是20來歲的女孩,她說既然害怕戰爭,為何不創造和平條件?其實今次大選也關乎到經濟,為何大家老是關心有關對岸威脅的揣測?這種政治操弄已經令年輕人非常厭煩了,他們更關心中美鬥爭下對台灣經濟的衝擊。

 

  其他年輕支持者附和她所說,台灣需要能超越藍綠的第三股勢力,作有意義的政黨輪替。他們齊聲表示,柯文哲雖落選,但民眾黨則已站起來了。跟著他們揮舞手中旗幟繼續吶喊。

 

  不過,正由於柯文哲立場難以預測,有消息指美方欲把他壓下來,才導致藍白配流產。被質疑為導致流產背後操盤者的前駐美台灣代表金溥聰,正準備和有關媒體人鬧上法庭。究竟華盛頓或北京有否介選?而介選又有多深?無論如何,英美媒體仍以台灣民主勝利為題作重點報道。

 

  《路透社》指台灣一直是民主成功的典範,但值得可圈可點的是,其評論認為民進黨今次失去議會最大黨的位置,可能會阻礙新上任者通過法案和支出,尤其是購買武器的能力,這可能亦是華盛頓的關注點,不過更多外媒密切留意北京的回應。

 

台灣選民在中美兩國的夾縫中投票,廣受環球媒體注視。(AP)

 

  英美以外的歐洲媒體則有不同觀點,德國《商報》這樣評論:「選舉結果並沒有改變台灣是世界兩大強國中美鬥爭的棋子,關乎島上人民命運的不是1月13日的大選,而是美國今年11月的大選。如果特朗普獲勝,誰也不知道他就台灣問題會出甚麼牌。」

 

  前日本《朝日新聞》台北特派員野島剛則認為外媒看待台灣選舉,大多還是在一個對抗的框架下做分析,但事實上台灣所處的境況尷尬,美國想要利用台灣來包圍中國,台灣在中美鬥爭下無法不變成一個棋子,可是台灣也需要美國的軍事保障,卻在另方面又要考慮中國的態度,即使政治對抗也不能失去兩岸的經貿往來,人民更渴望和平及守住民主與自由。台灣人如何平衡這種矛盾和壓力,才是對世界的示範。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