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港女買盒裝生蠔驚見原條大蟲!教你一招移除海洋蠕蟲!醫生︰誤食未熟海鮮感染海獸胃線蟲,可致腹痛、皮疹!

港女買盒裝生蠔驚見原條大蟲!教你一招移除海洋蠕蟲!醫生︰誤食未熟海鮮感染海獸胃線蟲,可致腹痛、皮疹!

健康解「迷」

  生蠔受不少港人喜愛,不過牠們體內本身亦容易累積微生物,食用有一定的風險。一名港女近日購買盒裝生蠔,結果開盒後赫然發現裏面藏有原條大蟲,驚嚇之下在網上求助。有網民就指該蟲非寄生蟲,基本上無害,且「釣魚用一流」。

 

  該名港女周六(24日)在Facebook群組「香港生蠔關注組」發文,表示自己購買一盒生蠔,不料卻發現裏面有一條蟲,「好驚嚇」,於是求問網民,希望有人可以告知該蟲到底是甚麼生物。從事主上傳照片可見,該蟲的體型並不算小,其身體比包裝盒上的產地標籤更長,亦頗為肥碩。

 

  帖文發布後引來網民關注,有人語帶譏諷指「送畀你食仲咁多嘢講」、「蛋白質豐富」、「呢條蟲吸晒精華先係正嘢」,亦有人勸事主放棄食用該盒生蠔,「我覺得唔好食穩陣!話哂都經過去殼過程,唔知係邊個處理程序出現呢條蟲!」不過亦有人眼尖認出該生物為「海沙蟲」,並指「釣魚用一流」,事主之後詢問生蠔能否繼續食用,該網民就表示海沙蟲並非寄生蟲,「你唔怕嘅話,沖水可以食」。

 

1. 好多微生物你睇唔到,嗰啲先恐怖


2. 呢啲一盒可生食的,一次都無想食過


3. 釣魚一流,正常海洋生物,外國食蠔好多時都有


4. 呢隻蟲好似日本內海好多,佢地成日成群係水面升水,郁嚟郁去


5. 有開過生蠔,就知根本唔出奇,平時食嗰啲見唔到,只係洗乾淨捉走咗你見唔到啫

 

生蠔食用風險

 

  根據食安中心資料,未經煮熟的蠔是高風險食物,因為蠔本身屬濾食性動物,會經常過濾海水,體內累積水中的物質,包括弧菌、諾如病毒及甲型肝炎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如果進食未煮熟的蠔,有可能會受感染並引致食物中毒。

 

  食安中心又提出以下安全要點供市民參考:

 

● 高風險人士(長者、幼童、孕婦和免疫力較弱的人及肝病患者)應避免進食生蠔。

● 為減低對健康的影響,無論外賣或堂食,都應光顧可靠的持牌店鋪 。

● 選擇享用生蠔的市民應遵守食物安全五要點,以減低風險 。

● 切勿生吃只供熟食(即須烹煮)的蠔隻 。

 

開蠔前一招移除海洋蠕蟲

 

  據澳門食品安全中心網頁資訊顯示,生蠔上常見的寄生蟲是海洋蠕蟲(Marine Worms),常在蠔殼外部裂縫中發現;曾經,海洋蠕蟲的存在更代表蠔的新鮮度,佐證蠔從海水捕撈不久。基本上,蠕蟲都是生長在蠔的外殼上,但在脫殼過程中或使蠕蟲掉落或被蠔刀推到蠔肉上。

 

  有研究指出,開生蠔前將蠔浸於飽和鹽水中15秒,能移除海洋蠕蟲。目前,雖暫未有研究顯示蠕蟲對人類健康構成影響,但仍有病毒及微生物的風險,所以任何海產都建議煮熟食用。

 

感染海獸胃線蟲3大常見症狀

 

  此外,進食生蠔、魚生等會帶來健康風險,隨時將各種寄生蟲食落肚。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醫生曾指出,食用未經徹底煮熟的海魚,主要有機會感染海獸胃線蟲和某些裂頭絛蟲。感染常見的海獸胃線蟲後,會出現以下症狀:

 

1. 如影響胃部,進食後1至12小時內會腹痛、噁心、嘔吐或發燒等,部分人更會出現皮疹。

2. 如影響小腸,會在5至7日後腹痛,幼蟲會穿透並進入胃壁或腸壁,嚴重可致腸胃穿孔及進入腹膜。

3. 部分人會出現過敏反應,例如蕁麻疹、血管性水腫、或休克等。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醫生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