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氣溫急跌|防寒保暖應從養腎入手!中醫教3招補陽方法︰宜戒鹹多吃苦

氣溫急跌|防寒保暖應從養腎入手!中醫教3招補陽方法︰宜戒鹹多吃苦

譚莉英
美女中醫

  天寒地凍之時,無論身在何方,其中一個最熱門的話題,非防寒保暖莫屬。談到防寒保暖,中醫藥傳統方法實在手到拿來,升陽保溫,臟腑調理,已慣性地融入日常生活中。談到防寒之道,各適其適,有人喜歡食療養生,有人喜歡泡浴,只要能夠到位,也能起到升陽保溫之效。

 

  怎樣才是到位?從中醫角度來看,春夏養陽(氣),秋冬養陰(血),所以秋冬重在養血。冬天天氣寒冷,草木凋敝,是萬物閉藏的季節,人體陽氣亦應潛藏於臟腑內,故冬季養生以藏為本(藏血)。

 

  腎主骨,骨主髓,髓為腦海。若果腎氣足,腦內體溫平衡中樞便相對穩定,自然就能夠獲得既保溫又無懼寒氣傷人的效果。所以冬季應養腎而防寒,只要保證腎臟的機能提升,方可達到調節身體以適應天氣的變化。

 

  冬季養腎補陽,可嘗試以下方法。

 

1.    針灸

 

  針刺:太溪、昆侖、湧泉、合谷、關元等穴,以補手法,佐以艾灸,留針20分鐘,隔日1次,連續7次,能起到升陽補腎之效。

 

2.    飲食方面

 

  少食鹹,多食苦,並切忌生冷之品。可以多吃牛肉、羊肉、雞肉、蝦、芝麻、大蒜、番薯、馬鈴薯、香菇和豆類等,致於較偏性的進補食療湯水,由於個體差異的關係,建議食療進補前先諮詢合資格的註冊中醫。

 

3.    積極治療與預防宿疾

 

  寒冬傷陽,容易便宿疾復發,例如鼻敏感、氣管敏感、支氣管炎、哮喘、風濕病、肩周炎、關節和肌肉疼痛、宮寒、痛經和脾胃不適等。所以,若本身患有宿疾,還是建議積極治療,否則宿疾影響身體氣血的平衡,進一步削弱腎之陽氣。

 

  寒冷還會令血管收縮,經絡不暢,造成血壓上升,引致心腦血管問題出現。所以,冬天中風的病例也實在不少。總括來說,補腎助陽,乃寒冬養生之道。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