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疫情反彈,11月香港馬拉松能否如期舉行?與其擔心,不如積極準備!

疫情反彈,11月香港馬拉松能否如期舉行?與其擔心,不如積極準備!

馮華添
馬拉松週記

  自下半年新政府上場開始,放寬一些抗疫措施,的確令一眾跑手有所期望,預期會逐步放寬,將會恢復所有比賽項目。

 

  可惜第五波卻來一個低位反彈,確診數目日增,以致上星期突然煞停原本於星期日舉行的一項10公里比賽,令一眾跑手大失所望,更擔心10月份的半馬拉松,及11月份的香港馬拉松也蒙上陰影,究竟會否也取消呢?筆者卻在此情況下,有另一個逆向思維,決策者在現時疫情向上時,避重就輕,棄車保帥,取消一些較小型的比賽,減少出現運動群組感染機會,為11月的幾項重要活動消除危機。若未來兩三周,確診數目向下,順理成章就可以決定11月的大型活動,如期舉行,當然此舉會對香港經濟有利。

 

  其實有很多跑手,今年準備以這三場比賽為目標,由初期10公里比賽小試牛刀,中間有一場半馬測試,最後以11月全馬比賽為終極目標,一顯身手。

 

  馬拉松並非話跑就跑,要有足夠時間準備,一般都要3個月左右的訓練,現在這個不明朗因素出現,的確令人沮喪。過去幾周,一眾訓練機構和跑會,都為今年11月的香港馬拉松比賽開辦訓練班,為有意在這項本地大賽一展身手的跑手,提供訓練課程,現在卻擔心會否也因疫情而取消。

 

圖片來源:unsplash.com

 

  筆者提醒對成績有要求的跑手,要有「練好功夫等運到」的心態,無論如何都要以正面態度,面對目前境況,雖然前景未明,但無論到時有沒有比賽,仍要早作準備,機會一旦出現,便能好好發揮。由於現時距離11月馬拉松比賽只有十多周,切不可等到正式落實比賽如常舉行,才臨急抱佛腳,趕功夫,除了會容易受傷外,也不會有甚麼好成績。

 

  如決定要跑一場好成績的馬拉松,筆者主張未來十多周,訓練要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里數,讓身體慢慢適應,以完成自己定下的馬拉松目標。訓練到達最後三周,要曉得減質減量,讓體力在比賽時達致超量恢復水平,以最佳狀態出賽。當然最後一周,也要進行碳水化合物負荷法(儲存法),儲存足夠能量以應付42.195公里的比賽。

 

  談到循序漸進這四個字,可能有些人有特別的理解,筆者記得十多年前,當筆者的《90天練成馬拉松》一書面世,有電台約筆者進行訪問,主持人向筆者表示,90天便可跑馬拉松,會否太急進了,不是應該要循序漸進嗎?筆者回答說:當然要循序漸進啦!

 

  她說她的健身教練,也兼教她長跑的,教練話要先跑好10公里,能夠在55分鐘左右完成,才可轉為參加半馬拉松,當半馬拉松能夠在兩小時內完成,才轉為參加馬拉松,這樣循序漸進才對。筆者立即問主持人,那麼你認為要幾耐才能跑第一場馬拉松,她說起碼都三年啦,筆者立即表示,即是你要交多三年學費才能跑到馬拉松,你的教練想得很周到噃,單是你一位學生,已經可以至少賺三年健身及長跑學費。

 

  筆者認為循序漸進,是在自己選定的項目上循序漸進,以馬拉松為例,應該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訓練量開始,逐漸增加訓練量及速度練習,以求達至個人的馬拉松目標為主。若要在其他距離上達至一定成績,才能參加自己所選的馬拉松比賽,或許永遠都不能跑馬拉松啊。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