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胸口翳悶、乾咳?不一定是新冠後遺症,可能是肺癌的症狀!熬夜、脊柱側彎會增患肺癌風險?

胸口翳悶、乾咳?不一定是新冠後遺症,可能是肺癌的症狀!熬夜、脊柱側彎會增患肺癌風險?

譚莉英
美女中醫

  Mia今年三月確診新冠病毒感染,雖然經已康復,但一直以來,都仍然感到不適,經朋友介紹求診。

 

  甫坐下,Mia一臉倦容,並說:「醫生,我中招後一直覺得氣好弱,聲音嘶啞,有時會少許乾咳,容易累,頭腦昏昏沉沉,總是提不起勁,時會覺得胸口翳悶不適,可能是因為胃口一般所致,我是不是有新冠後遺症啊?」

 

(圖片來源︰iStock)

 

   經詳細診斷後,我建議Mia先作檢查。

 

  檢查報告:肺癌。

 

  Mia得知報告後,並說:「譚博,其實我之前已經因身體不適狀態而做了X-Ray檢查,但也沒有查到異常狀態,但不適依然存在,所以拖到現在才發現原來患上肺癌,為何之前查不到呢?」

 

   我答:「

 

1. 症狀缺乏特異性

 

  肺為嬌臟,當肺臟生病時,好可能會向你撒嬌,所以若果患上肺癌,一般會有些症狀。 當然也有的癌症患者發現得早,尚未有任何不適表現。

 

  肺癌比較常見的症狀包括:咳嗽、聲音嘶啞、胸悶、胸痛、痰中帶血等,但這些症狀並非肺癌獨有,一些其他的呼吸系統疾病,比如:肺炎、感冒、氣管炎等也會引起這些症狀,所以容易被忽略。

 

2. 影像學上和很多疾病相似

 

  肺部的影像學檢查存在一個很大的難題「同病異影」、「異病同影」,即同一個疾病也可能出現不同的影像學結果,或不同的疾病出現了同樣的影像學結果,這直接導致肺部的良惡性疾病診斷尤為困難。

 

  而且單靠X光來確診肺癌,也是很不靠譜的。 人體的肺部、心臟、縱隔、橫膈等重合在一起,正位胸片比較難分辨,容易造成漏診。 而且即使發現有腫塊,X光也很難分辨腫瘤的具體大小和性質,所以臨床上更推薦用CT來進行肺癌篩查,這也是其中一個敲門磚。  」

 

  根據大數據分析後發現,最容易被誤診的疾病有三大類:感染、癌症和重大血管事件。 在癌症中,誤診率最高的為肺癌,佔比達到22.5%,所以肺癌是比較容易被誤診的。  」

 

  Mia問:「從中醫腫瘤科的角度來看,可以怎樣幫到我呢?」

 

  我答:「養肺護肺,排毒抗癌。加上時已入秋,秋燥傷肺陰,無論是否患上肺癌,秋天潤肺,養肺護肺的保健概念,其實是每個想維持健康的人,都是必備的智慧。」

 

  Mia:「可以怎麼辦?」

 

  我答:「針灸佐以內服中藥。

 

  針刺:肺俞、大椎和截癌穴等,平補平瀉手法,佐以艾灸,留針20分鐘,隔日一次,七次1療程。

 

  內服中藥:要視乎當時身體狀況而針對性調理。  」

 

  Mia說:「我就不幸又肺炎又肺癌,但我的家人有沒有需要留意的地方,從而有助預防肺癌的出現?」

 

  我答:「肺癌的發生和我們生活中一些細節有很大的聯繫,想要預防肺癌,首先,要遠離外邪傷肺。

 

1.    煙草

 

  煙草內含有大量有害物質,有三分之二的肺癌死亡是由於吸煙所致。 長期、大量吸煙者,罹患肺癌的風險會比不吸煙者增加10~20倍。 一些被迫吸二手或三手煙的人群,患癌風險也會增加。

 

2.    空氣污染

 

  汽車尾氣、工業廢氣以及城市垃圾等會造成空氣污染,人體在吸入這些有害氣體後,容易導致肺部健康受損,最終可能會誘發肺癌。

 

3、炒菜油煙

 

  煎炸、爆炒、燒烤等烹飪模式,也會讓肺部受傷。 當食用油被加熱到高溫後,產生的油霧凝聚物,會導致細胞染色體損傷。

 

4.    氡氣

 

  氡是一種輻射的氣體。 研究指出,低水平的氡暴露會增加肺癌風險,在年輕人身上更要注意。 氡在地鐵、隧道、地下停車場以及煉油廠等場所廣泛存在。

 

臟腑內傷

 

1.    熬夜、晝夜顛倒

 

  凌晨三時至五時是氣血進入肺臟的修補時間,若果在此時仍然未睡,或者經常在這個時間突然醒來,也會影響肺部的修補和健康狀態。 麻省理工大學曾在小鼠實驗上發現,一旦小鼠晝夜節律被破壞,會導致小鼠體內的肺癌發展更快,且更具有侵略性。

 

2.    結構疾病

 

  若果素體有脊柱側彎,便會容易對肺臟造成壓迫,影響肺臟的正常功能。 加經絡不通,氣血不足,進一步影響肺臟的自我修補能力,最終導致肺臟功能失調。

 

  最重要,當臟腑或氣血功能欠佳,尤其是肺臟,如:鼻敏感、氣管敏感、咳嗽、呼吸不暢或哮喘等,務必盡快求醫,好讓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

 

  Mia點頭示意明白。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