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為甚麼食完包裝食品會肚脹放屁?與食物添加劑有關!營養師:小心這兩大脹氣「慣犯」!

為甚麼食完包裝食品會肚脹放屁?與食物添加劑有關!營養師:小心這兩大脹氣「慣犯」!

曾欣欣
欣欣食乜嘢

  有沒有時候發現,食完能量棒或燕麥棒之後,好像經常肚脹或多風打屁?又或者飲某些乳酪飲品後,又有同樣的感覺?當你以為只是心理,讓我告訴你,很有機會這些包裝食品含有其中以下引起脹氣的添加劑,而這些添加劑通常都屬於兩個類別。

 

第一慣犯:添加纖維

 

  都市人多進食快餐及包裝食品,膳食纖維通常都攝取不夠的,所以很多加工食品,都添加了纖維,一來消費者是需要的,二來亦可作為宣傳口號。燕麥棒或能量棒通常都會有果仁及其他穀物例如燕麥片、小麥片等,這些食材都能提供天然纖維。若果含天然食物的話通常每條燕麥棒都會含最少3克纖維,有時亦會高至5克。要更多,食品箱就需要添加纖維,而最常見的成分就是菊粉了。菊粉屬於水溶性纖維,所以用於能量棒中並不會令製成品變得嚡口。可是,我在之前一篇專欄文章討論纖維補充劑( https://bit.ly/3mqAjcx )時候亦提過,菊粉對於某些人來說非常容易引起脹氣腹痛,再加上可能引致炎症,警告買纖維補充劑是別選擇主要成分為菊粉的產品。

 

購買包裝食品之前先查閱成分表,有沒有以下成分:

 

 

第二慣犯:糖醇

 

  糖醇是比較難察覺的,相比膳食纖維,通常包裝已印有高纖維等字眼,所以會容易察覺菊粉這加添加成分。至於糖醇,包裝食品很少會在包裝正面提出的。作為代糖之一,糖醇的卡路里比蔗糖低,但甜味十足,所以用少少分量就可以達到甜的效果,吸引追求低糖及低卡零食人士的滿足。另一個難處,是有時糖醇並非標籤為代糖,而是潤滑劑。這是因為糖醇比較吸水,在烘焙食品例如燕麥棒、餅乾、蛋糕等吸著水份,令製成品濕潤,加熱烘焙時候不會令到製成品過燶,所以食品有時標籤最常見一種醇-山梨糖醇-為潤滑劑。以下的窩夫早餐就是一個好例子。

 

(圖片由作者提供)

 

購買包裝食品前整裁月成份表有沒有以下:

 

 

  以下這個標籤就是一位客人send給我的,你會見到成分表有齊我剛提到的兩類引致肚脹的添加劑,對於腸胃敏感人士,少量足以引致不適症狀。如果沒有腸胃症狀,就不需特別避開。

 

(圖片由作者提供)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