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夏天暑濕首要保養心脾!中醫教3招養生法、飲粉葛赤小豆湯(附食譜)

夏天暑濕首要保養心脾!中醫教3招養生法、飲粉葛赤小豆湯(附食譜)

健康解「迷」

  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已到來,象徵已進入夏季。有中醫師表示,夏季應注意保養心和脾臟,以防未來轉季時身體變得虛弱,為此應避免進食太多油膩、肉類和冷食。另外,保養心脾應注重3招,包括早睡早起、避免長時間留在冷氣房內,以免加劇體內暑氣與濕氣致傷身,及保持心境平靜。

 

註冊中醫師何慧潔

 

  註冊中醫師何慧潔表示,中醫五行學說列明夏季對應心臟、夏秋之間亦有「長夏」則對應脾臟,故夏季應注意心脾二臟的健康。人體在夏季較易受暑邪、熱邪及濕邪影響,較易產生與濕熱相關病症,濕疹、暗瘡、頭皮瘡和毛囊炎等患者,病情更易惡化,如飲食不節制或進食太多生冷食物,如雪糕、冷飲等,便會因濕困脾胃,易致腸胃炎或肚瀉等。

 

宜早睡早起保心境平靜 忌長歎冷氣

 

  此外,因本港天候潮濕加上高溫,除了容易中暑,「暑熱困表」亦可令人感到疲累或沒精神;如本身屬濕熱、燥熱、脾胃氣虛者,在這時節更易感不適,若平日休息不足、飲食習慣不協調也容易引發病症;特別是常吃燒烤或火鍋者,因夏季熱邪和暑邪可令脾胃功能轉差,吃太多肉或油膩食物恐加重暑熱和濕熱,引致皮膚及腸胃不適問題。

 

  何說如欲消除夏熱的影響,應做到《黃帝內經》3個養生提示,包括「夜臥早起」,即早睡早起,在晴朗晨光中開始每日生活;「無厭於日」,即避免長時間留在冷氣房內,因不利人體陽氣運行,應於清晨或黃昏仍有適量陽光時做輕鬆運動;另因夏季心火易致煩躁易怒,要「使志無怒」,保持心境平靜。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