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秋天養生 | 秋燥來襲!吃生果可防燥?13款潤肺生津水果,邊款啱你體質?

秋天養生 | 秋燥來襲!吃生果可防燥?13款潤肺生津水果,邊款啱你體質?

中醫話

        中醫學裏有說「天人合一」,意思是指人與天地是不能分割的,人的生存生活與天地四時季節是互相關聯的,人存在於天地間會受四季更替所產生的氣候所影響,我們宜調動生活細節,與天地相適應。

 

        氣候會隨四季變化,即春暖、夏熱、秋燥、冬寒。秋天是一年四季中燥氣最盛的季節,所以秋季多燥病。如果底子欠佳,一時與氣候不相適應,秋天會特別容易感到口乾、鼻燥、唇裂、膚乾,這些雖是小毛病,但搞不好趨於嚴重,會發展為流鼻血、皮膚癢、咳嗽、感冒等病。

 

水果是好幫手

 

        因此,預防燥氣傷身就是我們在秋日裏的重要養生任務。病了當然要看醫生,如果是小毛病,不少水果可以幫到你。我國名醫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記載:「木實曰果……豐儉可以濟時,疾苦可以備藥。輔助粒食,以養民生。」意思是說:在五穀不足的情況下,水果可以替代五穀作為食物充飢,而且更具有醫療和保健作用。現在就來介紹一下可以幫助你的水果:

 

  1.枇杷果:性質平和略涼,具止渴清肺、止吐逆、和脾胃、潤五臟的功效,能治療肺熱咳、產後口乾、嘔逆等。

 

  2.甘蔗:味甘,性寒,具有化痰止渴、清熱生津、袪心胸煩熱、清利大腸、提升脾胃功能之效,能治肺燥咳嗽,腸燥便秘。甘蔗生用熟用均可,生用榨汁,熟用則可以與紅蘿蔔、馬蹄一起煲水飲用。

 

  3.雪梨:古稱玉乳,性質偏涼,能止渴及治療熱咳,具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瘡毒酒毒之效。有說將雪梨切片貼在燙火受傷之處,能起止痛不爛肉的好處。梨之中,以天津雪梨為最佳選擇,偏寒底人士可選擇燉服。

 

 

  4.杏:性質偏熱,能止渴,較適合寒底人士。核仁又叫杏仁,性質平和,能治氣逆、除肺熱、潤大腸,但有微毒不宜多吃。

 

  5.波羅蜜:又叫大樹菠蘿,味甘香,性質平和,能止渴解煩,醒酒益氣,令人面色光澤亮麗。核仁也可煮吃,能補脾胃、通乳汁。

 

 

  6.石榴:味甘酸,性質偏溫,能治療咽喉燥渴不適,可剝皮後榨汁飲用,酸中有甜,十分可口。

 

  7.柿:色艷紅,故又名朱果,性偏寒,具有清熱潤肺、止渴生津之效,能治療肺熱、咳嗽、咽喉乾痛、吐血、口瘡等。除了鮮吃,還可以製成藥膳(例如柿餅)使用,而它的蒂也有藥用價值。

 

 

  8.橄欖:又叫青果,味酸甘,性質偏溫,能生津止渴、開胃下氣,可以治療腹瀉、咽喉痛。據說將它嚼食嚥汁, 還可以治療魚骨鯁阻。

 

  9.奇異果:又叫獮猴桃,味酸甘,性質較寒,能治暴渴、解煩熱(意即極度口渴及心煩而有裏熱感),但寒底人士忌吃或慎吃。

 

 

  10.金橘:味酸甘,性質偏溫,有止渴解酒之效,更能降上逆之胃氣。

 

  11.蘋果:性質偏涼,具有生津止渴、潤肺下氣、除煩解渴、開胃醒酒的功效,適合消化不良而氣滯不通的人榨汁飲用,可消食順氣。

 

  12.梅子:梅子本身性質平和,製成烏梅的話,藥用效果會加強,能止渴化痰,調和胃部,可以治療瀉痢及反胃不適。

 

  13.桃:性質偏溫,功能生津、潤腸、活血、消積,又因含鉀多鈉少,所以特別適合水腫人士。

 

貼士:

 

  1.水果亦有溫涼之分,可以配合自身體質揀選。

  2.水果含糖豐富,糖尿病人亦不宜過量吃用,或一天分幾次吃食,以免血糖驟升(可請教營養師);水果多吃亦易引起蛀牙;而一些過酸的,例如金橘,過吃亦有機會損害牙齒。

  3.自雪櫃取出的水果不宜立即吃食,宜放半小時後才吃。冰冷水果多吃易傷人體陽氣。

 

註冊中醫師陳靜茹

香港註冊中醫師,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學士。驚異於中醫學的博大精深,醉心於運用中醫藥治病救人,寄望於把岐黃之術發揚光大。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