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手機「爆芒」易藏金黃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皮膚科醫生:刺傷真皮層恐永留疤痕!

手機「爆芒」易藏金黃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皮膚科醫生:刺傷真皮層恐永留疤痕!

健康解「迷」

  都市人智能手機不離手,意外摔落地的事故常有發生,不少人為貪方便亦會繼續使用「爆芒」手機。但有皮膚科專科醫生指出,手機屏幕設計不易碎裂散開,惟爆裂後產生的細小裂縫極易藏污納垢,容易令金黃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惡菌孳生,恐造成嚴重感染。透明碎片一旦刺入真皮層,難以通過X光等方式找到位置,易造成瘢瘤、異物長期反應,有機會在手或面部留下永久疤痕。

 

皮膚科專科醫生侯鈞翔

 

  無視手機「爆芒」,恐有嚴重後果。皮膚科專科醫生侯鈞翔指出,手機屏幕或保護膜多數以高分子材料製成,爆裂後不易碎開飛散,但會在表面形成很多細小的網狀裂縫,即使裂縫非常微細,亦會因不易清潔,而成為惡菌溫床。

 

屏幕裂縫 更易藏污納垢

 

  侯鈞翔說︰「手機可說是隨身物品中『最污糟的』,因它很難沖水或用清潔液消毒清潔,而且傾電話不時沾上飛沫,若有裂縫更易藏污納垢,令金黃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腸道惡菌等在裂縫中繁殖滋生。」

 

  侯醫生稱,持續使用「爆芒」手機,久而久之亦有遭玻璃碎屑誤傷風險,「尤其手機放在袋中不斷與其他物品碰撞,更易令肉眼看不到細微碎屑散落袋中,雙手拿東西時不慎沾上,便很易割傷;如沾上碎屑後再擦眼,亦可能割傷角膜;而面部因常緊貼手機,亦有機會令容顏受損。」

 

玻璃碎屑透明細小 清創難

 

倘手機屏幕碎屑刺入皮膚真皮層,因玻璃屑透明,通常要用放大鏡、X光、超聲波等多重手段配合,但也未必可一次就完成清創。

 

  因玻璃碎屑透明細小,一旦刺入皮膚真皮層,通過一般醫療手段很難清創。侯醫生說︰「因為玻璃屑透明,照X光亦是『隱形』,通常要用放大鏡、X光、超聲波等多重手段配合,而且未必能一次便完全將碎屑清走,或需重複打開傷口檢查,令痊癒時間數以月計。」他指出,因相關傷口十分微細,很多時候連斷症確診亦有困難,「表面或只見到紅腫、感染,經長時間治療才找到原因,過去曾有病人被玻璃器皿、透明膠板等異物『刺入肉』,但清創後仍有異物感,需再打開傷口。」

 

  侯醫生續指,一旦清創不成功,傷口或有異物長期反應,或有結締組織增生、瘢瘤(蟹足腫)等肉芽出現,日後為除去肉芽,難免會留下永久性疤痕在手、面上︰「若惡菌經傷口進入身體,或使人體持續發炎,理論上可能導致敗血症。」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