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腸胃與肝臟疾病 定期體檢防病未然減後患

腸胃與肝臟疾病 定期體檢防病未然減後患

醫生教室

日日做到無停手,是不少香港人的生活寫照。經常為兩餐而捱壞身體,令健康響起警號,其中腸胃及肝臟的疾病在香港十分普遍,大家必須要認真處理,最實際的行動當然是定期接受檢查。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周文輝醫生指出,幽門螺旋菌是引致慢性胃炎的常見因素之一。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周文輝醫生表示,都市人經常有胃部不適包括胃痛、胃氣賬的問題,與此同時,超過一半香港人帶有幽門螺旋菌,而幽門螺旋菌是引致慢性胃炎的常見因素之一。「雖然慢性胃炎在短期內不會有很嚴重的病變,但幽門螺旋菌會引起嚴重疾病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有機會出現併發症。更甚是,幽門螺旋菌感染是增加患上胃癌風險的其中一個主要因素。」

 

約九成感染幽門螺旋菌的患者不會出現明顯徵狀,有徵狀的患者必須經由醫生跟進及接受適當的治療。周醫生提醒,感染幽門螺旋菌後的常見徵狀包括:胃痛、胃氣脹、消化不良、食慾不振。部分患者如有消瘦、貧血、排出黑色糞便等的嚴重徵狀,必須盡快求醫,尤其是有家族胃癌病史、上了年紀的人士要提高警覺。

 

 

3種測試幽門螺旋菌方法

 

他指出,胃癌在亞洲區國家的發病率十分高,例如日本與韓國有不少早期胃癌的個案,當地早已展開全民普查,令到患者盡快得到治療。其他地方如香港,至今還沒有關於胃癌的全民普查。

 

如何得知自己是否感染幽門螺旋菌?測試方法有兩大類: 在化驗所測試或是在進行胃鏡檢查時進行。前者有三前者種常用方法:一是驗血抗體檢測;二是幽門螺旋菌吹氣測試(Urea Breath Test);三是利用糞便進行幽門螺旋菌抗原測試。胃部不適者可以通過照胃鏡從中得知是否帶有幽門螺旋菌。

 

經過測試確認病人感染幽門螺旋菌,醫生會建議病人接受藥物治療,包括服食胃藥、抗生素等,有助消除幽門螺旋桿菌及治療炎症。

 

未接腫乙肝疫苗要小心

 

周醫生引述世界衛生組織(WHO)2030年的願景,希望病毒性肝炎新感染人數減少九成。

 

周醫生引述,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每年有150萬人因病毒性肝炎而死亡,整體死亡率比愛滋病毒、肺結核病毒還要高。香港有仍然不少乙型肝炎(乙肝)帶菌者。乙肝和丙型肝炎都會引致慢性肝病,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臟腫瘤等。兩年前,WHO定下全球性目標,希望到了2030年病毒性肝炎新感染人數減少90%,病毒性肝炎死亡人數減少65%。

 

10多年前,全港約有十分之一人口是乙型肝炎帶菌者,現時雖然減少了,但香港人口變得多樣化,有不少外地人(國內新移民)移居本港,當中部分人從未接腫過乙肝疫苗,這些人將來仍有機會患上慢性肝炎。「肝炎的早期徵狀不明顯,可能會有疲倦、體力欠佳或患上呼吸道感染,都是一些容易忽略的徵狀。倘若出現眼底黃、發燒等類似急性肝炎的徵狀,代表所患的慢性肝炎已步入嚴峻階段,再下一步便有機會是肝功能衰竭、肝硬化、肝癌。」

 

肥胖人士宜及早做體檢

 

患有乙肝的婦女,其子女在出生後立即注射疫苗及乙肝球蛋白,可令感染風險大幅減低。自1988年起,香港實施初生嬰兒普及乙型肝炎疫苗注射計劃,所有初生嬰兒於出生時均會在醫院接種第一次疫苗。

 

若然從沒有接種乙肝疫苗,家族或伴侶有乙肝,應盡快接受體檢,及早了解自己是否乙肝帶菌者。「驗血及超聲波掃描可檢測肝臟,如懷疑有肝臟的問題,醫生會建議 安排病人進行肝纖維化掃描。肝纖維化掃描屬於非入侵性檢查,主要用來檢測肝臟纖維化的程度,由於肝纖維化是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的前期,因此有需要及早揪出肝纖維化的問題,防病未然。」

 

針對乙肝的藥物大致分為兩類:口服抗病毒藥及干擾素。近年,丙型肝炎的藥物治療更有很大的進展,丙肝病人通過服食最新一代的口服抗病毒藥,一般3個月療程能把病毒徹底清除。

 

周醫生表示,為好好保護腸胃和肝臟健康,我們應小心進食,因為腸癌和胃癌與日常飲食有很大關連,謹記多菜少肉,少吃鹽份高或經過醃製等重口味食物。「良好飲食習慣也有助預防脂肪肝的形成,脂肪肝除了由飲酒引起,亦是一個新陳代謝的問題,如肥胖,故此避免過重、適當運動十分重要。」

 

網址:www.imchk.hk

諮詢及預約熱線:2878 2988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