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素食媽媽】坐月食素健康嗎? 滿足6大營養素關鍵

【素食媽媽】坐月食素健康嗎? 滿足6大營養素關鍵

健康解「迷」

  不少女士在產後坐月時,都會吃燉品補身,但茹素的產婦要養好身子,食物應如何配搭才好?有營養師指,餵哺母乳的媽媽每日只需增加額外約500卡路里熱量,產後進補需要多元化,吸收足夠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等;其中藜麥及黃豆食物含豐富蛋白質,有助傷口復元。

 

 

飲食多元化 攝不同營養素

 

  傳統上認為婦女產後會「元氣大傷」,需要食大量補品幫助身體復元。80後陳小姐在半年前誕下兒子,一向茹素的她希望坐月時維持食素,惹來家人異議。「我打算食多些豆腐及芝麻類食物,補充鈣質及鐵質,但奶奶說不夠營養,叫我食豬腳薑及雞酒等,又說生完BB後食菜及豆腐等寒涼食物,對母親身體不好,BB飲完母乳也容易排出稀爛大便。」陳小姐說,好不容易請得一位懂煮素食坐月餐的陪月員,有專業指導之下,家人才釋懷。

 

 

  「家營營養中心」創辦人兼營養師吳耀芬指,即使是餵哺母乳的媽媽,每天只需增加額外約500卡路里熱量,「飲食要多元化,吸收足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優質的脂肪、鈣質、鐵質和鋅質等。」

 

  其中全穀物含豐富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提供足夠能量和飽肚感,加上消化速度較精製糖慢,避免血糖急劇上升而出現易疲倦情況。吳耀芬又指,全穀物如原片燕麥片、糙米及全麥麵包等,可增加「快樂荷爾蒙」血清素分泌,幫助新手媽媽面對生活轉變時保持心情放鬆。

 

蛋白質修補傷口 鐵質防貧血

 

  吃足夠蛋白質不一定要靠大魚大肉。吳耀芬表示,蛋白質有助身體構成抗體,對於身體較虛弱的產婦來說,維持免疫力十分重要。「例如藜麥、黃豆及扁豆等,蛋白質參與身體各種荷爾蒙和酶的反應、修補身體組織,有助分娩後的傷口復元。」

 

  媽媽在生產過程流失不少血液,需攝取足夠鐵質以預防缺鐵性貧血。吳說︰「植物性鐵質來源包括深綠色蔬菜、芝麻及黑豆,多吃豐富維他命C的水果,如黑加侖子及奇異果等,亦有助吸收鐵質。」

 

奧米加3 助放鬆心情

 

奧米加3脂肪酸,有助抑制壓力荷爾蒙及增加血清素的分泌,幫助新手媽媽放鬆心情。(iStock)

 

  有說婦女產後,骨頭會變得特別脆弱,補充足夠鈣質有助鞏固骨骼,減低日後骨折機會。吳耀芬指,深綠色蔬菜、硬豆腐、果仁及牛奶等,都是素食者的鈣質食物來源。而維他命D有助鈣質吸收,除可在蛋黃及已添加維他命D的牛奶攝取外,可偶爾曬太陽,有助身體製造維他命D。

 

  吳續指,屬於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奧米加3脂肪酸,有助抑制壓力荷爾蒙及增加血清素的分泌,幫助放鬆心情,食物來源如奇亞籽、亞麻籽、核桃等。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3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